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长安剑评】双黄连被辟谣:人命关天的“好消息”一定要准确再准确!

何伯良 最后编辑于 2020-02-03 08:40:42
12528 5 4

【长安剑评】双黄连被辟谣:

人命关天的“好消息”

一定要准确再准确!

 

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声音,当好公众的眼睛和耳朵当然是媒介平台的天职,但面对人命关天的“好消息”,要更加准确、可靠,才不会“希望换来失望的恶性循环”。

长安剑快评

昨夜,一则“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在微博、微信疯传,网上药店瞬间告罄。

一些地方街头甚至出现群众连夜排队买药的场景,为了双黄连,一些人早把钟南山院士“不要出门”的忠告抛到九霄云外,情形让人担忧。

经历了一夜的全民抢药,今晨各大媒体纷纷发声呼吁,不要抢购、自行服用药物,“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

疫情当前,任何好消息,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救命稻草”。看到这一夜之间的剧情大反转,长安君还想说几句。

越是特殊时刻,越要理性思考。特殊时期,人们对于消息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无论是确诊人数增加的坏消息,还是药物研究突破的好消息。但越是特殊时刻,越要保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很多时候冷静想一下,就能避免被信息的洪流裹挟而行。不要冲动,待在家里多听、多看、多想想,就能为抗疫做贡献,就比盲目冲上街更安全。

越是声音大,越要说准确的话。新闻媒体和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扩音器的作用比平常更加显著。很多人都是抱着“他声音大听他没错”的理念冲出了家门、冲进了药房。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声音,当好公众的眼睛和耳朵当然是媒介平台的天职,但面对人命关天的“好消息”,要更加准确、可靠,才不会“希望换来失望的恶性循环”。

越是权威,越要让百姓听懂。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没日没夜战斗在研究病毒“家底儿”的一线,传递出了不少让人心安的好声音。但对公众发声时,要多说一些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什么是抑制?什么是预防?什么算有效?负起学术责任,也要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让“好声音”真正发挥“好作用”。

这场战“疫”中,权威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之一,把每一个字都用在刀刃上,胜利可期。

1月31日,有媒体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此前,上海药物所在前期SARS相关研究和药物发现成果基础上,聚焦针对该病毒的治疗候选新药筛选、评价和老药新用研究。

消息发布后,查询各大药房网上销售渠道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已经基本脱销。

1日,媒体提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并提醒普通人:请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运用中医中药,脱离辨证论治都是不准确的!治病请遵医嘱。

附:

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

当事院士试图澄清,专家表示不可思议

 

一位上海的研究员看到报道后感到匪夷所思——“如此粗糙的实验结果,如此不负责任的科研态度,我无地自容,无地自容。连个实验结果都没有,细胞上做的破玩意,这能当药给人吃么!”

编者按:某两个知名研究所合作半夜用细胞做了一个实验,医生们并未拥抱其前景,全国最大科研机构的宣传部门就立即上报高层,误导各大主流媒体,导致民众哄抢所谓的治疗药物,害得科学院院士半夜忙不迭在微信群里面澄清。这堪称“半夜药叫”的活报剧。此时此刻,恐怕非常不应该上演?

撰文 | 邸利会(知识分子主笔)

责编 | 李晓明

昨夜,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药了!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新华社“新华视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率先发声,科技日报、中青报、文汇报等媒体也纷纷奔走相告、广泛报道。

相关报道信源单一,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报道称,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在举国关注的疫情面前,相关报道集中发布,迅速引发极大的关注。即使是各大媒体报道中用了“初步发现”这样的字眼,也无法阻挡民众抢购热潮,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

 

线上已经出现了售完的现象,线下也排起了长队。

 

开个会,一天半推进临床试验

据2020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上报中办和国办的《中国科学院专报信息》(以下简称为《专报信息》),其标题显著标明:中科院专家建议用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专报第一段给出了整个专报信息的重点:“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院士牵头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药物应急攻关团队,经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技人员联合研究,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专报透露:“在国家卫健委1月28日下午组织召开、钟南山院士主持的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四地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专家视频会上,蒋华良院士、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员汇报了药物研发进展,着重介绍了左建平研究团队17年持续研究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组成)抗非典、MERS等冠状病毒研究结果,预计其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有治疗作用,并对正常人群有预防作用。”

新华社 “新华视点” 的报道中还特意提到,上海药物研究所长期从事抗病毒药物研究,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药物所左建平团队率先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十余年来又陆续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7N9、H1N1、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编者注:也即SARS冠状病毒,疑新闻稿笔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

 

该研究所还曾发明“洁尔阴”是预防非典良方,病人需吸入服用。

 

《专报信息》进一步披露,“与会专家肯定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病毒成分,有可能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活性并阻断轻、中度患者恶化为重症患者,建议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在临床试用。”

1月28日的会议之后,紧接着在1月29日晚到30日凌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展了双黄连口服液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专报信息》称,“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功能”。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于1月29日通过专家伦理委员会审核,启动临床试用工作,30日将扩大治疗病人数量。与此同时,还“建议从国家层面扩大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试用,并立即联系相关企业,稳妥做好药品生产和调配工作”。

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卫健委组织临床医生开视频会,建议用双黄连,但钟南山和医生都没同意,认为体外的实验证明有抑制病毒作用,临床上并不知道,现在不能广泛使用,既然上海药物研究所认为有用,可以先在上海组织临床研究。

专家评论:不可思议

1月31日晚,媒体@国是直通车连线了上海药物研究所,确认在武汉病毒所做了“一个初步的验证”,同时也确认会在“上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做一些实验”。在被问到“消息出来,大家都去抢购双黄连,您觉得有必要吗?” 药物所该人士一时语塞,并没有回答这个提问。

《知识分子》随后联系了一些专家,请他们就这一系列的举动作出评论。

一位上海的研究员看到报道后感到匪夷所思——“如此粗糙的实验结果,如此不负责任的科研态度,我无地自容,无地自容。连个实验结果都没有,细胞上做的破玩意,这能当药给人吃么!”

他补充说道,“中科院里面应该最会做药物的药物所,居然在这个关键时期,拿这种不靠谱,丢人的东西来忽悠全国人民。先不说和这个中药怎么样,没有完成详细的药物学实验啊,细胞实验距离临床试验十万八千里,连个动物实验结果都没有!”

 

某研究报告显示双黄连口服液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如果这是上海药物所的实验结果,那离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

 

一位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向《知识分子》表示:99%以上的在细胞上有用的药,在临床上是失败的。另外,双黄连所造成的毒性,副作用,可能会带来灾难。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克向《知识分子》表示,“我不会给病人或普通人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既没有实验数据释放出来也没有临床数据,隔空释放消息,我是不会信的!所谓隔空就是不在正规学术刊物发表,而是所谓媒体。”

他表示:“作为医生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能不能科学正规点!作为懂点科学的老百姓来说,现在骗子太多,目前这种情况下,不确定的事,最好不要发布,搞科学的研究所发布消息还是要慎重!老百姓的科学知识还是贫乏,一有风吹草动,就能买断货。所谓的病急乱投医。”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表示,“不靠谱,这肯定不靠谱。研发类的新闻,我觉得大部分都是仓促上阵,弄一些噱头,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抢先发布,我觉得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包括像克力芝,像这些中药,还有喷剂,我觉得都是很不负责任的,刚刚在一些体外实验细胞水平的实验有效就开始发新闻,造成人们哄抢或者是盲目的相信。”

该医师强调,在没有循证学依据的情况下,贸然地发布“有药了” “可预防” “可抑制”,是不负责任的。“你总得有证据的,有充分的证据了之后再说。否则你就是在误导大家,你看昨天就开始哄抢双黄连,那就是不负责任。昨天晚上到现在就有确诊的患者要求我们给他开的,我们让他们还是听从医生的意见,不要听从网上的这些报道。不要听信这些,听医生的。”

他进一步说:我们的观点跟世卫组织是一样的,没有发现哪个药物能预防,也没有发现哪个特效药能治疗。现在提供说可能有效的都是一些根据在其他冠状病毒上的一些体外实验,这方面的或者是小样本的结果说的可能有效,那都是没有确切证据的,所以我的意见就是说建议媒体不要发布这些还不可靠的信息,也误导大家。

搞研究搞临床,要带着科学的头脑

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评论道:

现在大家齐心协力、献计献策,提出各种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药。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避免病急乱投医,误导民众,好心办坏事。

目前除了临床对症治疗外,还没有一个经过临床验证能够有效对抗此类冠状病毒的治疗药物。某些中药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杀病毒功效,但现有研究证据大都限于离体的细胞学研究,这只能为下一步的临床研究而非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药物的代谢过程很复杂、进入到人体内到底能不能起效、能有多大疗效、是否有明确的副作用?这些问题一定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科学验证。

现在疫情处于上升阶段,还会有许多新发病例出现,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开展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研究。比如说可以挑选出一、二种可能具有抗病毒的中药,探讨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此类中药是否能够明显改善临床预后。由于新冠肺炎病死率就不高而且很多人都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就自愈了,因此研究设计一定要科学,包括设随机对照组,确保可比性,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不严格随机,而用中药的病人中重症患者居多,可能会得出中药治疗可以增加死亡率的错误结论)。

对中医药来讲,目前主要就是缺少临床研究的证据,许多从理论角度来讲很完美,也可能是真实的,但是一定要有科学的临床证据,治病机理可以不清楚,但是临床的疗效一定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验证,经得起国内外医学同行的评估。这对于现在疫情的控制很有价值,对未来中医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主流媒体急发更正,药监局早有预警

2月1日上午,在经历一夜汹涌舆情和疯狂抢购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再度发声:“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该报道称:目前该发现仍是初步研究,该药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的实验。

报道还特别提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并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

该官微再次提醒:普通人请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运用中医中药,脱离辨证论治都是不准确的!治病请遵医嘱。

科技日报官方微信也紧急推文:“抑制≠预防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主流媒体匆忙更正的背后,无疑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即双黄连制剂早已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挂了号”,而且在中成药口服剂中排名第一。

以下摘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

2014 年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六大类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内科用药、骨伤科用药、妇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外科用药、眼科用药。其中内科用药报告总数占到总体报告数量的 85.4%,内科用药占比较大可能与内科用药临床使用量大,且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注射剂都属于内科用药有关。内科用药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祛瘀剂、温理剂、开窍剂、清热剂、解表剂,此五类药品报告占到内科用药报告数的76.5%。中成药注射剂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分别是: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和丹参注射液;中成药口服制剂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分别是: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鼻炎康片、复方丹参片(颗粒、胶囊、滴丸)、活血止痛散(胶囊)、清开灵颗粒(胶囊、片)。

《知识分子》了解到的大部分听说双黄连的医生,包括参加中国科学院传播局所上报的、卫健委组织视频会议的医生们,并未热情拥抱双黄连。钟南山参加视频会议后也并未热情推荐双黄连。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现在亟需的是真药,恐怕不会轻易接受糊弄。

在本文接近截稿时,《知识分子》获的一个截屏,据传来自该项研究的牵头人蒋华良院士,他深夜发表澄清:“只做了病毒实验,需进一步做临床试验”,“今天科学院传播局发生重大文件泄密事件,逼着我发新闻”。也从侧面证实前述专报文件确有其事。

国难之际,喧嚣一时的双黄连口服液 “治疗”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一事将何去何从?

陈晓雪、汤佩兰、夏志坚、赵亚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蒋锷初
  • 泉水涓涓
  • 何伯良
  • 西江月
发送

5条评论

  • 谢谢西江月老师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0-02-03 22:17:04 0回复
    1
  • 谢谢泉老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0-02-02 20:23:52 0回复
    1
  • 别信,别信,说了多少,就是不信。
    2020-02-02 07:52:18 0回复
    1
  • 谢谢蒋老关注支持!顺致新春幸福安康!
    2020-02-01 23:50:58 0回复
    1
  • 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病请遵医嘱。
    2020-02-01 22:42:22 0回复
    1
  • 71989
    积分
  • 6392
    博文
  • 18511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生于常州,现退休,信仰坚定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