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机遇之城2024,宁苏锡常通位居全国前30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4-05-15 18:57:43
2989 4 4

日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4》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10个维度、50个变量对中国城市进行综合观察。

报告显示,北上深广继续引领中国的城市发展,牢牢占据前四。宁苏锡常通入列江苏“机遇五城”,南京苏州实力依旧双双进入前十,位列第6和第7。无锡、常州、南通抢抓机遇全面崛起,分列第17、27、30。香港位居第13位、哈尔滨位居第44位。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经济影响力、宜商环境、技术与创新等维度有较优表现。

曾有人总结:“常州有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又很宜居,非常有潜力。”

根据报告的视角,常州在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有哪些长处,又有哪些提升空间?本文试作整理分享。

“经济影响力”,常州表现优异

报告观察中国城市的10个维度,分别是智力资本、技术与创新、区域重要城市、城市韧性、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生活、经济影响力、成本、营商环境,为城市带来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机遇。

其中,常州的经济影响力排名第21位,较常州GDP在全国的顺位高出5位。

2023年,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0116.36亿;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产业集聚度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目前,常州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8家,A股上市公司74家,位列全国第14位……这些数据展示出常州雄厚的经济影响力,吸引更多“跟随产业走”的人才安居乐业。

常州在宜商环境维度也有可观表现,在上榜城市中排名第22位。其中,“创业活力”变量有优于该维度排名的表现,说明常州为非国有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便利性并着力孵化创新企业。

作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常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9条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成为江苏唯一。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发文,高度评价常州营商环境,称赞“好到令人感动”。日前公布的2023年度江苏省营商环境指标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常州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此外,技术与创新方面,常州在上榜城市中排名第22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维度“新能源发展”的变量观察中,不仅关注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情况,同时关注城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常州深度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并获得了产业动能的逐步释放,带动经济增长迈向新的体量,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切实带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潜力巨大,常州提升空间广阔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常州要想在“机遇之城”排名中“更上一层楼”,还需提升区域发展(第42位)、可持续发展(第49位)要素。

在“区域重要城市”维度,常州在全国57座城市中位居第42位,主要的短板在于星级酒店、飞机起降航班、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和会展经济。

要想补齐这一短板,常州势必要和长三角其他城市错位竞争,如提升交通枢纽地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流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串联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在星级酒店、会展经济等维度变量中迎头追赶。

除了区域发展,常州还需提升可持续发展。

此次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维度通过“水资源”“城市环保”“空气质量”的角度考察城市自然资源禀赋及合理利用情况,“人口流动”则是观察城市的人口可持续发展趋势,“绿色低碳”变量衡量城市单位能源产出效率及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观察维度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宁波、海口、昆明等城市得益于各项变量保持均衡的优势水平,没有明显的短板。珠海等城市依托沿海位置,在空气质量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随着人口持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常州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生活质量是需要重视的环境议题。通过向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切实推行“双碳”目标,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并行,逐步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有一个好消息是,5月15日是2024年“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将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常州市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这是该活动自设立以来第一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

目前,常州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重要实践载体——

即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

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生活垃圾产生,依法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

而全国首部全行政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也处处体现了对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倡导。

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在扑面而来的绿色风尚引领下,常州市民正日益从绿色发展的受益者,变成绿色低碳生活的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届时,常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大幅加强。

新晋万亿之城常州发展越来越快,大家有目共睹;而常州强大的城市综合实力,也蕴藏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视野,从转变观念到转变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迎接常州的将是更加繁荣可期的未来。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 泉水涓涓
  • snnuilingchen
  • 龙潭清泉
发送

4条评论

  • 快马加鞭!
    2024-05-16 17:56:01 0回复
    0
  • 不要让觅渡时评成为遗忘的角落。
    2024-05-16 13:57:20 0回复
    0
  •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常州加油。
    2024-05-16 13:56:34 0回复
    0
  • 绿色常州,低碳生活
    2024-05-16 10:28:11 0回复
    0
  • 7140
    积分
  • 479
    博文
  • 1979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