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古槐滩簧】常锡剧 · 锡剧艺术大师吴雅童

方块糖 最后编辑于 2024-05-07 11:10:52
509 3 9

吴雅童(1919.92016.4.13)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常州市锡剧团创始人之一、锡剧“吴派”艺术创始人、常州山歌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吴雅童年轻时.jpg

1919年,吴雅童生于无锡,193315岁时学艺,投师高和甫学丑角。1935年又师从王嘉大进修小生戏,出师后在苏、锡、常、丹阳、宜兴等地搭班演出,戏路宽、功底好、长表演,为当时京沪线上知名的小生之一。其声腔承袭王嘉大字真、句笃、板正的稳健功法,吸收李如祥平易、舒展、含蓄的飘逸风味,并根据自身条件扩展音域,起伏更跌宕,顿挫更分明,颇具风雅小生的特征。

1950年,吴雅童夫妇所在的戏班被老板席卷一空,只剩下戏班里13个人,连戏服都没有。吴雅童毅然拿出自己的积蓄添置行头、再组戏班,成立了被当地人戏称为“背包戏班”的新华实验剧团,这便是常州市锡剧院的前身。同年,为配合抗美援朝剧团上演《信陵公子》一剧,在常州连续上演68场,史无前例。

《红楼夜审》是锡剧名丑吴雅童的代表作.jpg

19549月,他与王兰英合作,随江苏省锡剧代表团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之际,赴京为首届人代会演出《打面缸》饰演黄师爷,袁世海、杜近芳、叶盛章、新凤霞等北京著名演员,都赞许吴雅童把黄师爷这个角色“演绝了”,把戏“演活了”。在北京参加了国庆大游行,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国戏曲界协会联合召开的文艺界座谈会。

同年,华东戏曲会演期间,盖叫天先生看了他在《走上新路》中扮演的周洪发,兴奋地说:“这小子不拿一等奖就没人拿了。

1955年,配合农业合作化排演《走上新路》、《中秋之夜》、《雷雨夜》、《宝莲灯》,赴南通启东等地巡演。

1956年,以独具的演法、演技和唱腔三者浑成一体的艺术风格在《双珠凤》中扮演文必正(小生)荣获常州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此剧在苏州首演,并受邀至上海演出35天。

电影《红楼夜审》.jpg

1957年,《双珠凤》由中国唱片厂灌制成唱片出版发行。同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红楼镜》中扮演周凤祥(小生),荣获演员一等奖。

1958年,带领剧团进行了全国七省十三市二县的巡回交流演出。由上海开始,经杭州、金华、南昌、九江、黄石、孝感、郑州、洛阳、新乡、石家庄、保定至北京,后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回到常州,历时十多个月。在北京全国文联礼堂演出《双珠凤》时,迎来了朱德及其夫人康克清;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红楼镜》时,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创作的现代小戏《错进错出》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剧本》月刊先后发表,后被苏州市滑稽剧团移植上演、上海评弹团改编为中篇评弹。

常州市锡剧团 居亦琴 吴雅童 吴小英 刘平鸽.jpg

1961年,参加了江苏省锡剧观摩演出大会(流派会演),演出《珍珠塔·后园会》、《孟丽君·冒雨戏相》,同时演出《红楼夜审》。

1961年吴雅童患声带肿瘤,手术后嗓音受影响,这才改演丑行,并由此赢得“别具一格的锡丑”的美誉。“唱煞王彬彬,做煞吴雅童”,说的就是吴雅童长于表演。

上世纪60年代,吴雅童以《红楼夜审》中的江梦升一角蜚声艺坛,在声腔上创造了真假声并用、男女声糅合、唱中有说、说唱相连和借助语势以声传情的丑角唱腔。在表演上,他借鉴提线木偶的形态提炼一套“托物寓形”的表演手法,为锡剧填补了袍带丑一行的艺术空白。

吴雅童合影.jpg

在这部戏里,吴雅童的大量独创身段,兼收京、昆之长,并以昆之柔缓中和京之刚烈,灵活地结合锡剧音乐、语言、表演等特征,使其身段与声腔的刚柔度协律相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人物的喜、怒、哀、乐,到表演的手、眼、身、法、步,创建了一套既有别于任何剧种,也有别于京昆丑的形态,堪称一绝。

1979年,在上海主演《红楼夜审》,由上海电视台录像播放。

1983年,以《红楼夜审》中江梦升一角,荣获江苏省首届剧目调演百花奖。同年,《红楼夜审》由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戏曲故事片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放映。

沈佩华、吴雅童、王兰英、姚澄(2009年).jpg

1985年,与夫人沈素珍双双接受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礼请,在江浙沪两省一市吴歌大赛上一展歌喉,获“特别荣誉奖”。

2008年,参加在常州红星剧院举行的“2008中国锡剧新春贺岁专场”,演出了《红楼夜审》片段。2008年,吴雅童在“2008年中国锡剧六代同堂群星贺岁演唱会”上压轴登场,全场掌声如雷;2009年,在纪念吴雅童从艺75周年暨常州市青年锡剧团建团20周年演出中,吴雅童清唱《珍珠塔》经典唱段“方卿二次到襄阳”,一开口便赢得满堂喝彩。

退休后,吴雅童并没有离开所热爱的锡剧事业。他担任常州市戏剧学校的艺术顾问,并亲自讲授锡剧身段、剧目等课程,为锡剧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优秀演员,为锡剧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徒弟和学生中包括市锡剧团丑角演员吴佳伟、越剧小生演员徐标新等。

吴雅童下放时.jpg

吴雅童一生热爱锡剧,一生和锡剧相伴,其艺术创造力,在锡剧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锡剧舞台上塑造了方卿、文必正、梁山伯、张文祥、信陵君等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角色200多个,先后获得多项大奖。其代表作品有《红楼夜审》《打面缸》《双珠凤》《错进错出》《珍珠塔·后园会》《孟丽君·冒雨戏相》等。在他的带领下,市锡剧院的《攀弓带》《宝莲灯》《杨门女将》《春江月》《珍珠塔》《观音前传》等剧目久演不衰。

曾任常州市一届人大代表,市政协二届委员、三至八届常委、政协八届文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常州市文联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常州市文化艺术学校顾问。

2016413506分于常州德安医院逝世,享年97岁。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双桂女
  • 八月小龙
  • 泉水涓涓
  • 章晓郁
  • 嫳屑男子
  • 葛维亚
  • 佬乐惠
  • 西江月
  • 徐永固.
发送

3条评论

  • 艺术大师令人敬仰!
    2024-05-08 08:12:59 0回复
    0
  • 遗憾的是没有在老一辈艺术家健在时把锡剧现代化。
    2024-05-07 15:02:41 0回复
    0
  • 说到吴雅童,就会想起《红楼夜审》和他独特的唱腔。
    2024-05-07 14:02:17 0回复
    0
  • 8445
    积分
  • 121
    博文
  • 1089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