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万亿之城 何以常州之千古龙城 中国学常州卷历史册综合篇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2-24 16:04:45
581 2 5

万亿之城 何以常州之千古龙城

中国学常州卷历史册综合篇

安  文

在名扬四海的江苏“十三太保”中,常州不论人口(常住人口388万)还是面积(4372平方公里),都处倒数的尴尬位置。可曾几何时,一向被视为“苏南小透明”的常州,却在近期惊艳世人:2024年,常州官宣进入“万亿俱乐部”,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江苏省第五座“万亿之城”,同时也是全国第25座GDP万亿城市。在目前大形势下,常州不声不响跻身万亿俱乐部,尤其不易,成为舆论热点并不稀奇。一些人认为常州崛起事属偶然,编了许多天砸馅饼正中常州的邂逅偶遇故事。这对常州史盲不足为奇,而作为常州本地人,并没有大惊小怪,因为他们理应清楚,常州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敢为人先的现实传承,都有根有据表明:万亿新秀常州并非洼地崛起,而是厚积薄发,再创辉煌。我们先从中吴名都,何以常州说起。

一、千年古龙城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脍炙人口的《乡愁》,是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于上世纪70年代所作,多么深沉、多么炽热、多么厚重,历史将证明,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中,这是多么伟大的扛鼎之作。可很多人不知道,余光中魂牵梦绕的故乡,不是他的出生地南京,也不是祖籍福建永春,而是母亲和妻子的故乡——常州。因为幼年常与母亲回常州,故乡留给余光中的是慈母手中线的家的温馨回味,更是海外游子对祖国故乡的一份深切思念。遗憾的是: 余光中归乡省亲,授予其教授荣誉的并非魂牵梦绕的故乡常州,而是无锡。而作为常州品牌宣传叫我如何不想她,红色高度足矣,却缺乏余光中乡愁的厚重绿色。因此,我常说:相比湖州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记住乡愁同为大领导倡导,常州文化资源利用文章做的是很低调,不充分,很不够。

余光中的乡愁常州,为何在海内外引起如此巨大反响,以致使海外游子每每泪奔?常州,乾隆御称龙城。有人说全国龙城多了去,但封建社会天朝皇帝御赐、正史认可的龙城,只有常州。其他地方的龙城,很多是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所谓龙兴之地,很大程度是蹭天朝龙城的。

常州地处江南腹地,建城历史至少在春秋时期,甚至可追溯到周初的3000年奄城,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的美名。最新考证,4000多年前,良渚人已以常州寺墩、圩墩、舜山、象墩等为中心,虞舜建立了虞国古都。舜禅禹,禹子启建夏。从遍布常州的禹城、夏溪,东南西北夏墅看,常州是夏商朝代规模相当大的都邑。因此,3000年前,商纣子武庚反周,奄王率几十国叛军经金坛败退江南,溃逃长三角夷吾(义乌)等地,将奄城作为与周分庭抗礼政权的统治中心。春秋末(公元前547年),吴灭奄、越等国,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常州)。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季札侄吴王阖闾命吴子胥在延陵南太湖边建吴都阖闾城,大城即主城在今常州,小城即辅城在今无锡境内。周敬王十四年、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阖闾命伍子胥准备伐楚,伍子胥在此垒土筑城驻守,并在南面不远处,今常州武进湖塘镇马杭上店一带屯驻重兵,后称今胥城 一度为吴国政治文化中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常州在这一时期吸收中原、越、楚文化精华,民风朴实刚烈,尚武逞勇,尤以奄(庄)蹻率十万东兵伐楚征滇,建立滇国著称,逐渐发展出特有的吴越文化。

随后在历史风云中,常州历经汉晋两朝,名字从毗陵晋陵(兰陵)。南北朝时期,常州万绥(岁)镇萧氏家族开齐梁两朝,历17帝,奠定隋唐政治文化基础。隋朝建立后,为国家统一需要,废郡治,以州统县,将晋陵、无锡、义兴(宜兴)、江阴4县合并设常州常州之名由此而立。此后,常州又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短暂,常州之名沿用至今。

明朝时期,常州府所在的江南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文明,城乡之间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常州也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税赋和漕运之地。常州的富庶一直保持到清代,依然是江南税赋重地。清雍正二年,随苏、松、常三府分县,新常州府下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而武进、阳湖为常州附郭县,常州由此有了八邑名都(一府八县)的称号。民国时国民政府撤建市,常州一府八县被拆分:无锡县与金匮县合并为现无锡市;江阴县为现江阴市(无锡市代管);宜兴县与荆溪县合并为现宜兴市(无锡市代管),靖江县(属泰州市);武进县与阳湖县合并为现武进区,并沿用常州称号。新中国成立初,常州市和武进县同属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1953年,常州升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常州市辖武进、金坛、溧阳3县,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格局。

可见,今日常州地小人少格局,并非像很多地方因为经济萎缩,而是政治体制人为变更造成的,常州人无愧于祖宗和历史。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子兵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人参果
  • 善舞
发送

2条评论

  • 谢谢分享!
    2024-02-25 11:15:04 0回复
    0
  • 体制必须改革,改革必有成效。
    2024-02-25 08:24:40 0回复
    0
  • 23261
    积分
  • 1812
    博文
  • 7787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