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追忆:寻找失联半个世纪的副指导员

李寿生 最后编辑于 2024-01-04 15:39:18
25303 1 3

2023年12月31日清晨一大早,原27军79师警卫连副指导员谷占松的大儿子,给《姑苏卫士情》微信群来信:“尊敬的各位叔叔:我是谷占松长子谷渠刚。父亲于日17时10分,因病抢救无效驾鹤西归,享年87岁。”惊闻噩耗,不胜悲痛!

2017年9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我们警卫连的连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警卫连的部分老战友从四面八方,赶到连云港灌云县四队镇,与失联半个世纪的谷副指导员欢聚一堂。事后我原创一篇散文《寻找失联半个世纪的副指导员》。值此悼念之际,我在龙博重发这篇文章及有关图片,深切缅怀敬爱的连首长,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从军的引路人。谷占松副指导员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 题记                

 

                  寻找失联半个世纪的副指导员

                                                        李寿生

    步入老年,最热门的活动之一,莫过于同学聚会,战友聚会,同事聚会。1964年至1969年,我曾在27军79师警卫连当过5年兵,当年的连长指导员都是解放战争入伍的老兵,副连长和副指导员1955年入伍,是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的第一批军人。难忘2002年4月,在老指导员刘汉文的牵头下,退役在苏锡常镇和扬州、连云港的战友在常州首次聚会,分别了33年的战友重逢,其场景十分感人,握手时, 人人手心里都捏出一汪汗水。从此,战友的联谊会一发而不可收,至2013年,以AA制的形式,先后搞了12次聚会。常州、无锡、苏州、杭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兴、东台,人越聚越多,地点越聚越广。聚会共旅游一色,联谊与交流齐飞,不亦乐乎!然而,每次欢聚,战友们心头总有一丝遗憾,连长、副连长和指导员都见面了,当年的副指导员谷占松怎么联系不上?怎么会踏遍铁鞋无觅处?记忆中的谷副指导员,中等个儿,圆脸大眼,伟岸正直,器宇轩昂。对工作他一丝不苟,对战士他亲如兄弟。操苏北灌南灌云一带口音,如将“吃饭”说成“彻饭”,“占领”读成“见领”。谷占松哪里人氏,有人说是灌南人,有人说是灌云人。2011年春天的南通聚会,当年的机枪班长、后擢升高炮团政委、转业后担任靖江市委副书记的刘银松出了个好点子:“不管灌南灌云,托人到两县军转办打听一下,也许会有下落。”

    退休后,我曾在常州高新区报帮忙好几年,结识了一位魏村籍的副刊作者殷红坚,退休前曾任灌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是几次电联,请他在两县军转办查找。由于时隔久远,记忆模糊,郭谷不分,我报过去的名字竟是郭占松,这也许是《沙家浜》里的郭指导员给人印象太深。殷副部长亲临该县军转办找人,又请灌南县军转办的朋友联系灌云县同行,得到的回复均是“查无此人”。山重水复,好不容易接上的线又断了。搜肠刮肚,辗转难眠,我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谷占松的蛛丝蚂迹。一个记忆突然闯入我的脑海。2002年4月,老指导员刘汉文来常,给我看过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全连战友的通讯地址。作为有心人,当时我将此复印了下来,并请朋友帮助打印。上面肯定有副指战员的地址,于是,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这份纸张发黄了的通讯录。“谷占松 灌云 四队 中四大队”赫然入目。好记性不及懒笔头呐!谷占松,不是郭占松,怪不得两县军转办在电脑上都查理不出。1976年前,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小队、大队、公社,队为基础,三级所有。面对这行简缩的文字,琢磨了半天,这个刘指导员真有点稀里糊涂,怎能将生产小队——四队放在中四大队前面,怎会没有公社名称?看了这个令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地址,我想到常州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诗人马士勇是灌云人,何不问问他。没想到马先生是个灌云的活地图,他说:“四队现在是个镇名,在灌云很有名气。就在我家河对面,小时候,我经常游过河去,到四队集体大田里去偷瓜。那时,偷瓜不算贼嘛!”

  马诗人不愧为热心人。他给我献上一计:现在农村村委一级的电话,百度里都可以找到。于是我在百度里输入“灌云县 四队镇 中四村委”。神奇的网络马上跳出中四村委的风土人情的介绍及其村委电话。我惊喜不已,立即拨通了中四村委的电话。当我说明来意,村委干部马上告知谷占松儿媳的电话。也许是她听不懂我的常州普通话,也许是社会上诈骗电话太多,她马上挂断了手机。此刻,我只能再次向殷红坚先生求援,殷副部长不愧为是地方县官,他以县委干部的名义将当地村委和谷的家人呵斥了一通,马上获得了谷占松父子手机号码,并和他们通了电话,告知我的来历。幸福的一刻终于来临,我拨通了失联长达半个世纪的老首长的手机,尽管谷的乡音浓重,通话有些吃力,但副指导员真真切切地被我找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微信群将喜讯插上翅膀,全连的老战友沸腾了,当晚,谷副指导员的手机被打爆了。八十高龄的老首长一连几个晚上都久久难以入睡。

    在老连长老指导员步入八旬高龄以后,1963年入伍的老班长吴玉林先后两次在泰兴口岸镇接待战友聚会,按照老领导的嘱托,他成了第二代战友联谊会的领导核心。在老吴的精心联络和安排下,战友们决定委派部分代表去连云港灌云县探望老首长。在战友联谊活动12次告一段落后,又一波战友联谊的新高潮被掀动了。

    9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天高云淡,日丽花香,迎着满天霞光,战友们从四面八方向连云港进发,向灌云县进发,向四队镇进发。87岁高龄的老连长李栓不顾年事已高,执意前往,请儿子开小车从扬州风驰电掣上高速;长期在上海政法系统工作的老班长宋广裕,去虹桥机场搭乘飞机扶摇直上千里蓝天;老班长、后来出任80师保卫科长、转业后在泰州市口岸船舶工业公司干得有声有色的吴玉林,带着刚刚出炉的黄桥烧饼,天刚蒙蒙亮就借车从江边口岸出发,11点不到就赶到了目的地。安徽老战友、后任警卫连副连长的江贤宏,生怕路途遥远耽搁大家行程,7日晚提前一天就到了连城登壹宾馆。1959年入伍的警卫连元老郑松如,2002年4月第一次战友聚会,他从连云港乘坐十个多小时的火车来到常州,感动了所有的老战友。今天一早就来到朝阳东路上的登壹宾馆恭候大家。我和其他战友分别从常州、苏州、盐城乘坐大巴,苏州的三位老战友年龄均在75岁以上,上午8点在苏州南门乘坐头班车,一路上用微信给大家拍下所到之处的标志性建筑,报告到了何地。整整颠簸了7个小时,下午3点前最后一批到达连云港。

    马不停蹄,下午3点,全体战友从连城登壹宾馆出发,分别乘坐老连长和吴玉林的小车,外租一辆面包车,向灌云县四队镇进发,一小时左右,战友们便来到谷副指导员所住的四队镇街西社区。

    1937年出生的谷占松,今年已80周岁。1955年入伍后,由于他出色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1961年提干,被授于少尉军衔,1963年擢升中尉,1964年秋天我入伍,他已是师部警卫连副指导员。因工作需要,1967年他调任炮团指导员。1972年军队一大批干部复员,他是其中之一。时值文革,中央提倡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复员后,他回到老家灌云县四队镇担任街道支部书记,1973年上半年被被调到圩丰乡农机站任保管员。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党中央拨乱反正,给这批数以万计的复员干部改办转业。于是,谷占松被提拔为四队镇食品站站长。党叫干啥就干啥,做革命的齿轮和锣丝钉,是那个年代共产党员的座右铭。在四队镇食品站站长的岗位上,他竞竞业业,任劳任怨,一干就是20年,直至2000年退休。期间,他的老部下,有的提升为师团级领导,有的转业后担任了县长局长处长,以及一些国营大企业的厂长、总经理。

  谷副指导员住在四队镇街西社区一间普通的民宅,平房两间,前后三进,后面是卧室和厨房。中间是一处偌大的院子,约有14米长,7米宽,园子里满目青翠,花木成荫。靠墙的竹架子上,爬满了南瓜藤,挂满了结霜的长柄小南瓜,煞是可爱。不知是哪位战友,采下一条南瓜,作为纪念品回去收藏。。今年80周岁的谷副指导员,比记忆中的他瘦了许多,人老会缩,矮了一些。岁月如刀,在他黑黝黝的脸庞上刻满皱纹。仍然嗓门很大,中气十足。十余位战友来到谷家,他和家人早已在门口等候。大家约定,见面后不自报家门,让副指导员一个个辨认。分别毕竟半个世纪了,当年满头乌发的小伙子已被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所替代。他眯着眼认了半晌,只叫出了老连长李栓和吴玉林、宋广裕、蒋进兴、刘训才的名字,其他都模糊了。于是战友们一个个自报家门,与老首长热烈握手、拥抱,大家在院子里坐定以后,谷的家人捧出了一盆盆桃子、苹果、梨子,摆满了一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特别诱人的是那一大盘灌云地产桃子。一只只个大皮薄,芳香四溢,晶莹圆润,像似碧玉雕成。当我将寻找谷指导员的故事向大家简要汇报后,1961年入伍1966年提干后任苏州军分区宣传干事的的老战友郁万聪幽我一默:建议给李寿生荣立一等功,奖品寿桃一只。他拿起一只红白相间的大桃子塞到我的手里,战友们笑逐颜开。长寿当然是最高奖品,我毫不犹豫地将桃子削去表皮,三下五除二吞下肚去。尽管我有糖尿病,不能吃太甜的水果。接下来,你一言,我一语,战友们情意绵绵。有的回忆部队战斗,有的畅叙地方收获。战友们有的从师团级岗位上转业,有从普通一兵退伍回乡。回到地方,有的当上了县长局长厂长,有的还是寻常工人和农民。每次相聚时,战友们从来不喊师长团长局长厂长,仍以当年连队职务相称,老连长、老排长、老班长叫得热热乎乎。

    曾经担任过师政委王世延(后任民航部和北京卫戍区负责人)的警卫员的战友宋广裕,退伍后曾到复旦大学攻读过法律专业,写得一手好文章,退休后又迷上了书法和太极拳。他从上海带来两幅标好的书法作品。一幅赠给谷指导员,一幅请苏州战友转交给九十高龄的刘汉文指导员。他的行书,录唐人李煜词二首,师法二王,笔走龙蛇,自成一格。字里行间,充盈着离别情、战友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晚,谷占松一家在四队镇一家最好的饭店,招待分别了50年的战友们。谷指导员早已戒烟戒洒,以茶代酒。他的三儿子、二女婿,代表他们的父亲,用当地盛产的好酒,向父亲的战友们一杯杯敬酒、一个个干杯,“感情浅,添一添;感情深,一口闷!”觥筹交错之际,将淮海大地壮士威猛性格豪爽表达得淋漓尽致。

    9日上午,战友们陪同李连长和谷副指导员,凭海临风,走马观花,游览了连云港胜景花果山、跨海大桥,海滨公园,远眺了连岛长堤、田湾核电站。中午,此次战友联谊会的核心人物、老班长吴玉林,在连云港海名威大酒店自费宴请老首长和老战友,席间,说不尽的军旅事,道不完的离别情。“同样的战友,同样的场景,这辈子不可能在连云港重复。人生七十古来稀。愿我们的战友情谊像花果山那样红花满山,像连岛的长堤那样心连心!”老班长的祝酒词,道出了战友们的共同心声!

 

谷占松之一.jpg


     原陆军27军79师警卫连部分老战友,在连云港灌云县四队镇谷占松家中合影。前排左起:郑松如、吴玉林、谷占松、李栓、蒋进兴。后排左起:李寿生、郁万聪、徐守康、宋广裕、刘训才、黄志才、江贤宏。

谷占松之二.jpg

     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87岁高龄的老连长李栓(左一),和他当年的黄金搭档副指导员谷占松在亲切交谈。


 

谷占松之三.jpg

     笔者(左一)正在向战友们讲述寻找谷占松副指导员的故事。

谷占松之四.jpg

谷占松之五.jpg

            战友们争相和谷占松副指导员合影留念。

谷占松之六.jpg


             作者正在品尝荣获一等功的特珠奖品——长寿寿桃。

谷占松之七(上).jpg


 

谷占松之七(下).jpg

            秋天的国家地质公园花果山风景如画,老战友兴致勃勃在此游览。

谷占松之九.jpg


       战友们在连云港新景点跨海大桥留影。左起:李寿生、徐守康、宋广裕。

谷占松之十.jpg

              老照片:1963年被授于中尉军衔时的副指导员谷占松同志。

谷占松之十一.jpg



          失联50年的老首长、2017年80周岁的谷占松终于被找到了。

谷占松之十二.jpg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战友们一个个虎虎生威,英姿勃勃。

谷占松之十三.jpg

                  沉痛悼念谷占松同志一路走好!七十九师警卫连全体战友敬挽!(2023年12月31日)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1条评论

  • 2137
    积分
  • 582
    博文
  • 526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