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郑陆新风韵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3-12-19 13:33:28
7315 1 4



郑陆新风韵

陈平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山水”,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风情”则是指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但不深入这块曾留下季子足迹的文化之乡,还就很难体验到有“开吴第一镇,千年圣贤地”之称的郑陆新人文地域特征。

由原武进区的焦溪、三河口、郑陆三镇构成的天宁区郑陆镇,如今不仅拥有以寺墩为代表的良渚文化、以舜帝和季子为代表的圣贤文化、以焦溪古村落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以高晓声为代表的名人效应以及诗书画、民俗、饮食等灿烂文化,而且这里的书画爱好者们,在老会长钱耀海等老干部多年精心组织下,正涌出一大批现代中老年书画精英。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不经苦修练,难吸书画髓,台上三分钟,画桌多年功,所以在第三届全国中老年书画大奖赛中,该会获集体组织奖。承润明、钱荷英2人获一等奖。苏爱堂等3人获二等奖。钱耀海等2人获三等蒋。张岳良等10人获佳作奖。钮祥发等23人获优秀奖、是松兴等5人获优胜提名奖。在首届全国精品书画大赛上,该会又获集体组织奖。苏爱堂等6人获金奖,程康宁等7人获银奖。刘文吉等16人获铜奖。在第四届全国老年书画大赛王羲之书画奖,常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郑陆分会获集体组织创作奖。江亚良等4人获成就奖。毕金伟等8人获艺术奖、陈义大等14人获风范奖。还有在第二届全国书画精品赛,该会除了又获集体先进书画组织创作奖外,张岳良等14人又获金奖;王桂毓等13人获银奖,丁伯泉等12人获全国奖。江小网等4人获四等奖。

在第五届全国书画大赛、中国书画星大奖上,他们获集体书画先进百强单位第19位。承润明获特等奖,毕金伟等4人获一等奖。陆耀明等8人获二等奖。丁伯泉等7人获三等奖。江小网等20人获佳作奖。承梅泉等3人获佳作提名奖,等等,等等,为此人们不禁深思,为何一个乡镇级的郑陆老年书画分会,竞能在多次全国性的书画大赛上频频获奖,成为本市乃至全省,甚至全国老年书画爱好者们仰慕的知名之镇,难道郑陆这地方还真是块舜脉暗流,炳如星月的书画人才宝地?经过多次调研,明察暗访,钱耀海、苏爱堂、梁孟佳等几位郑陆文化老人儒雅严谨的文风、低调刻实的人格魅力,坚韧不拔的书画情结让人崇敬,他们对郑陆老年书画事业能开花结果而起到的坚实作用,也就昭然而揭。

钱耀海,郑陆镇退休老干部,从小爱好书法艺术,与同样是郑陆人的退休老教授,书法爱好者的苏爱堂老人一致认为,老年人对健康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作贡献。健康是最大的节约,所以他俩坚持到市老年大学学习书法,深入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终于促成本镇书画爱好者协会的成立并经常进行交流创作,因能及时发现书画创作人才,所以成绩斐然,很快成为常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众多分会中的佼佼者。如今在新会长承润明,张岳良等书画大家的组识领导下,该会不仅在本地名声盎然,更是一块本市老年书画业内的香饽。因为饮食科学,经常参加田园劳作,戒烟限酒,爱好书法,合理锻炼,性情平和。虽年愈八旬,但钱耀海、苏爱堂等郑陆镇的老人们身体硬朗,生活自理且很有质量,成为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模范,积极延缓老龄化的典范。

尤其是热心公益,能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不享清福,甘于奉献,在工作中能团结同志,有效沟通,思路明确,办法可行,能干事,干成事的退休老干部钱耀海老人,如今身兼天宁老年大学郑陆分校校长,镇、村两级关工委,老龄委负责人。因为身兼多职使他生活充实、执行有力、成绩显著,去年被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凤凰网江苏频道评为“江苏省百佳优秀文化老人”光荣称号,又被聘为常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郑陆分会名誉会长,真乃越老越精神。

梁孟佳,退休教师,自幼爱好画画,高中毕业后,经乡、村推荐,于1974年进入镇江地区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分到焦溪横沟初中任教,在职进修于南京师范大学。其间,到南京艺术学院“蹭”课,但无南艺学籍。但每次布置的作业,南艺老师首先收到的作品,竟是来自这位编外学生,从而深得南艺教授的褒奖和提携。在南京师范大学的三年进修毕业时,梁孟佳同时获得南艺颁发的一张象征性毕业证书。

由于学有所长,任中学语文教师的他被校方确定为专职美术老师。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美术事业,而且一干就是30余年。30多年来,他为数以万计的学生播撒了艺术的种子,也收到丰硕成果。2003年,他荣获江苏儿童艺术教育成果大赛优秀辅导奖;全国中小学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模范辅导教师奖”。

2004年至2008年,他连续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教师书画大赛美术作品一等奖、书法作品二等奖,并多次在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举办的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现为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曾被授予中国首届当代百名最佳画家,其许多作品刊登在《中国书画名人集》、《中国书画典藏》及各大报纸上。退休后他越发潜心钻研美术,主攻中国画兼攻书法,心随笔走,常至更深。此时他又萌生建造一座苏州园林式古宅的想法。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存完好的传统园林古宅,越来越稀少。传统古建筑是集文化、艺术、建筑、实用于一体的大成者,选料考究,布局科学,做工精细,低碳环保,天人合一,雕梁画栋,寓意吉祥,内涵丰富,技术精湛,气势非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城镇化的浪潮,传统村落及古建筑加速消失。建古宅一举多得:一是收罗大拆迁中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构件,价低质高;二是用来建古宅,既是保护,又是废物利用;三是建成古宅,既方便自己创作,又为地方文化交流提供一方舞台。

其时,名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焦溪古村落保护开发正在酝酿中,他的这个大胆构想得到了镇、村领导的支持,他将自己积蓄的500万元全部拿出来,在后来的一年中,他奔波在苏州、无锡、常州各大拆迁工地、文物交易市场,寻找能体现古代江南建筑特色的木头、砖头、石头、门框、窗格……待基本工料筹齐后,他自己设计制图,寻找传统瓦木工匠人,并花两年多时间在败落的原焦溪老戏馆旧址上精心雕琢,费尽周折不断完善,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老戏馆终被攺建成占地667平米 、建筑面积达820平米的园林式古宅。看着这座古朴典雅、四进三开古宅建成,梁孟佳松了口气,这期间的辛酸惟有他夫妇俩知晓。

梁园,是梁孟佳夫妇半生心血的物证。古宅建成后梁老师对室内进行大举装饰: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实木长案工作台、精心创作的葡萄、山水画及书法条屏、门当户对、石狮石槽及造型精巧的盆景、明代六角井、古朴的龙缸、奇珍异石等各就其位,相映成趣。亭台楼榭布局合理,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真乃精细奇巧。先前也有村民认为,作为外地人【梁孟佳的原籍乃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梁家桥村】现占本镇公共领地造私宅,心存不甘,更有人心怀敌意,百般干扰。但后来看到他们把梁园免费供人观赏、举办书画展、文化学术讨论会、书画艺术交流时全投以赞许目光。

梁孟佳夫妇生活俭朴,为人和善,办事公道。尤其近年来焦溪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加大,来焦溪参观游览者渐多,梁园成必到之地。每逢节假日门庭若市,夫妇俩以茶水、水果热情相待,免费讲解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日接待量300-500人。

自2013年梁园建成以来,此处已免费接待访客60000余人次,不管是文化部的干部,省、市、区级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梁老师夫妇都是热情招待。另外,每当有美术爱好者上门请教,梁老师都真情指导,毫不保留。他还在芙蓉、郑陆、武进老年大学当志愿者。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受到广大学员的爱戴。按市场行情,梁孟佳的书画作品价格不菲,但他并不在经济收益上多追求,而更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有人愿出价三千万元收购梁园却被他婉言拒绝。

他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不仅要看其拥有多少,更要看其奉献了多少,尤其为平民百姓奉献了多少。所以2013年,他被武进区评为绿色家庭,2014年,梁孟佳被武进区评为阳光老人。作为常州人文始祖季子的耕躬之地,如今的郑陆镇舜山森森舜水湾湾文风蔚然,愿这颗常州的东方文化明珠越来越绚丽,为造福本埠百姓,安定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有些乱象丛生的当今,这种充分体现民族自强,实事求是的艺术追求,自觉传承民族文化本色的精神,岂能不让某些自诩的 “大师”汗颜?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 方块糖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1条评论

  • 焦溪已故的书法家有刘懿德、奚德椿。
    2023-12-19 15:40:41 0回复
    0
  • 20126
    积分
  • 3557
    博文
  • 5374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