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方山語類·卷第五 論史(五)

淨海蓮風 最后编辑于 2023-09-25 09:41:35
1729 1 2

  才伯佐,字才伯。問:“今之世,孰可以當理學之儒乎?”薛子曰:“請誦所聞而吾子擇焉。”才伯曰:“請聞之。”薛子曰:“河津有薛德溫,薛瑄,字德溫。新會有陳公甫,陳獻章,字公甫。蘭谿有章德懋,章懋,字德懋。餘姚有王伯安,高陵有仲木柟,字仲木。——之數人者何如?”才伯曰:“德溫、公甫、德懋、仲木,庶幾哉理學之儒矣。若伯安者,吾竊有疑焉。”薛子曰:“直指本原、刪蕪剔穢,伯安於學者,亦不可謂無功也。特其自任有教無類而門多市井,至使以辭惑世,則其慮之所未及也。”才伯曰:“近代理學之儒則既聞命矣。人才在成、治以來者,可得聞乎?”薛子曰:“人才難得亦難知,姑就以所聞者質之。若羅彝正、羅倫,字彝正。莊孔暘、莊昶,字孔暘。賀克恭、賀欽,字克恭。鄒汝愚、鄒智,字汝愚。楊方震、楊廉,字方震。韓貫道、韓文,字貫道。王應韶、王雲鳳,字應韶。傅邦瑞、傅珪,字邦瑞。王濟之、王鏊,字濟之。原博、寬,字原博。王懋學、王鴻儒,字懋學。邵國賢、邵寶,字國賢。何粹夫、何瑭,字粹夫。胡永清、胡世寧,字永清。毛憲清、毛澄,字憲清。崔子鍾、崔銑,字子鍾。舒國裳舒芬,字國裳。——之數人者何如?”才伯曰:“此皆一代之聞人也,典刑具在而邇來士人若罔聞焉,何哉?”薛子曰:“此可見世道昇降之幾也。” 《庸語·賞罰

  薛德溫之篤實、陳公甫之曠達,賢哉! 《庸語·處俗

  薛文清公,薛瑄,謚文清。忠信篤敬之儒也,步趨宋儒而無異同之見,《明史·薛瑄傳》:瑄學一本程、朱,其修教人以復性爲主,充養邃密,言動可法。嘗曰:“自考亭以還,斯道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皆其謹畏之心也;然自謂習於見聞之久則雖非者亦莫覺其非矣,薛瑄《讀書録》卷九:習於見聞之久,則事之雖非者亦莫覺其非矣。豈其心亦有所未安者歟? 《庸語·世治

  才伯歎邇來人才之日壞。薛子曰:“何爲其然也?”才伯曰:“弘治以來,李賓之李東陽,字賓之。以詩文爲倡而人皆趨之,風斯流矣;迨正德初,又有李獻吉者出焉,以詩文自負,欲跨賓之而上之,時人爭相倣傚,競習詞華;未幾而王伯安之學興,似若差勝於前者,然其聚徒成黨而作日甚,爲害又不止於詩文矣。五十年來,人才所以日壞也。”薛子曰:“賓之之在當時,人謂其不矯矯以自明而有默旋弘濟之功,罷相而家無餘貲、寓京而門無雜客;獻吉始上疏而諭壽寧、張鶴齡,封壽寧侯。繼代草以劾逆瑾,氣節凜然,一時莫及;伯安始剴切以論時政、繼極言以救戴銑,尋又縛宸濠以靖江右、降土夷以平思田,其氣節功業,又近時所推讓者也。特傚之者不於三公踐履行事之實而於其語言文字之間,固士風之日趨耳,於三公乎何尤?”才伯曰:“子之言固然,吾則本其風之自也。” 《庸語·易簡

  羅景鳴羅玘,字景鳴。因西涯李公李東陽,號西涯。處於劉瑾張永之際,上書願削門人之籍,可謂盡事師之道矣。 《紀述》下篇

  長洲寬,長洲人。辭東閣而居禮部,無錫邵公邵寶,無錫人。辭尚書而乞終養。是宋司馬公司馬光之辭樞密,今猶及見也。孰謂四維久不張乎?《管子·牧民》: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又: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紀述》下篇

  王伯安理明白痛快,雖不免矯枉過直,而寔陸子靜之鼓吹也;乃又立“致良知”之以爲欛柄,豈聖賢教人入德之方尚少此邪? 《庸語·親師

  王伯安文、《傳習》皆其所自言也,其中多可取也。其後所謂則言者,則伯安既歿而其徒以意攙入者多也。 《庸語·操行

  馬伯偱曰:“昔楊、墨塞路,孟子辭而闢之。今所在橫議,謂聖可立、書不當讀,而猖狂自恣、讓竊矯誣,蓋又甚於楊墨矣。寔自王伯安倡之也。子其謂何?”薛子曰:“此末流之弊也,豈伯安之罪哉?” 《庸語·闕疑

  崔子鍾入南都,薛子訪焉,論及中州人物。崔子曰:“何粹夫不易得也!若王子衡王廷相,字子衡。者,吾屬望之矣。昨過儀封,而闔邑之人怨焉,以其建坊之病民也。”薛子曰:“然則其平生所務者何事?”崔子曰:“虛氣爾。”薛子曰:“不務實學而以客氣用事,雖飾情修名而必敗也。”崔子曰:“然。” 《庸語·處俗

  鄭窒甫鄭曉,字窒甫。曰:“張秉用張璁,字秉用。革鎮守、清莊田、攬才俊、謝苞苴,元侯中貴爲之斂束,可謂才相也已。”薛子曰:“是惡足論哉?議禮議獄、大作威福以遏吾堯舜之初心,厥罪大矣!瑣瑣之功,其何能贖哉?”窒甫曰:“子之言至此,秉用無所逃矣。許廷美許讚,字廷美。比之殷夢賫傅、周嶽生申,誠過也已!席文同、席書,字文同。霍渭先霍韜,字渭先。何如?”薛子曰:“二人初政,咸有可觀;附和以膺顯擢,難乎免於君子之議矣。當時言官之論,豈盡非也哉?”窒甫曰:“子之言是也。” 《庸語·伊尹

  鄭窒甫問:“嘉靖間之元輔如何?”薛子曰:“新都楊廷和,新都人。定策、石首袁宗皋,石首人。隨龍,紀元一詔,人樂更生。丹徒楊一清,其先雲南安寧人;父喪葬丹徒,遂家。餘姚、謝遷,餘姚人。鉛山費宏,鉛山人。倏起尋歸,不遑經理;永嘉張璁,永嘉人。剛愎、任丘李時,任丘人。具臣、貴谿夏言,貴谿人。浪子,猶可言也;分宜嚴嵩,分宜人。家貲千二百萬、華亭徐階,松江華亭人。莊田千八百頃,此則前代所未有也。”窒甫頷之。 《庸語·論性

  或問:“郡大夫之賢者,誰歟?”薛子曰:“吾不能悉記也。若陳秀卿陳實,字秀卿。嘉靖二年知常州。之守吾常,雖無赫赫之政,漸成皞皞之俗,是儒者之作用也,惜其中道而殂也。其次若王誕敷王教,字誕敷。正德十年知常州。之愷悌清修、郭季文郭廷冕,字季文。嘉靖二十五年知常州。之質朴狷介,皆賢大夫也;力有爲、巨細畢舉,則應子材應檟,字子材。嘉靖十三年知常州。其人乎? 《庸語·神農

  薛子與陳羽伯、陳鳯,字羽伯。許仲貽許穀,字仲貽。登於雨花臺上。羽伯曰:“金陵自昔多才,難以悉數。邇來若顧華玉、顧璘,字華玉。陳魯南、陳沂,字魯南。王欽佩,王韋,字欽佩。其亦一時之勝乎?”薛子曰:“是蓋慕六朝之餘習而才華不逮,下士也。”羽伯曰:“斯亦可矣!子欲如何?”薛子曰:“是有焉。”羽伯曰:“何也?”薛子曰:“是邦龍蟠虎踞,自古稱雄,而混一之盛肇於我祖;其存心省躬之訓,士人若罔聞焉而競爲毛錐末技,浮靡日甚。方山《行各屬教條》:所謂浮靡者豈專指雕蟲小技、涉獵剽掠、意氣豪華、聲容艷麗者哉?近時號爲士類者往往竊緒餘以資談論、高門戶以相標榜,觀其氣象雍容、言詞審密,通能趨變、和不傷人,真若濂溪、明道之復出矣。及攷其心行,則有鄉黨自好之徒所不屑爲者。是豈非浮靡之尤而最所當革者哉?吾蓋不知其所終矣。”仲貽曰:“薛子之言是也。流光日邁,歲不我與。將若之何?”薛子曰:“願相與勉之,雖爲一日愈於己。之三人者不必論也。”羽伯引觴滿酌而起。 《庸語·大象

  或問:“楊用修楊慎,字用修。何如人?”薛子曰:“以議禮而謫,其人亦不隨也;但惡理學而不講、好文學而不習,鈔以度日、餖飣而成書,將謂世無識者乎? 《庸語·典謨

  薛子生辰,諸生聚而祝焉。徐士彰徐常吉,字士彰。曰:“子蓋濂、洛程顥、程頤,皆河南人。河南府,洛陽郡。之正傳也。朱、陸之辨垂幾百年,子但一言決之,《書考亭淵源目録後》:道本一致、學不容二,兩先生寔所以相成而非所以相反也。非身體力行者,能言之真切若此乎?子名滿天下而天下之知子者寔鮮,不過曰:‘歐陽子,今之韓愈也!’蘇軾《六一居士集敘》。子誾然自修,深於道而沉於名,沉則畜、畜則久、久則著、著則明,道味將於子乎?屬矣,有不壽哉?”薛子聞之,曰:“常吉之言敢當哉?衛武公年九十有五而猶使國人箴儆,此吾之所當自勉也。 《庸語·操行

  或問:“羅達夫何如人?”薛子曰:“狷者也。凝靜淡泊,篤信伯安之學而未及會通以死,可惜也已。” 《庸語·大象

  或問:“唐應德何如人?”薛子曰:“平生狷介,人皆信之;晚年出處,人皆疑之。蓋其心欲有爲,不自知其蹈遯尾之厲也。柳子厚柳宗元,字子厚。因伾王伾、文王叔文以行道,楊中立楊時,字中立。藉蔡京以匡時,難乎免於悔矣!方山《祭唐荊川文》:君以博古通今之學、經常權變之才名動海内,而海内士人以御李識韓爲幸者多奔走而嚮慕之矣。雖死猶生,夫復何憾! 《庸語·大象

  袁煒爲武英殿原作“文淵閣”,據《明世宗肅皇帝實録》卷五〇三改。學士。嘉靖四十年事。鄭窒甫謂薛子曰:“子之門人入相矣!”薛子曰:“不知也。”窒甫曰:“魯欲使樂正子爲政,孟子喜而不寐。《孟子·告子》:魯欲使樂正子爲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公孫丑曰:“樂正子強乎?”曰:“否。”“有知慮乎?”曰:“否。”“多聞識乎?”曰:“否。”“然則奚爲喜而不寐?”曰:“其爲人也好善。”子顧曰‘不知’,何謂也?”薛子曰:“有樂正子則可喜矣。”方山《與袁懋中》:每念士君子生不遭逢,恒苦於抱道齎志。君今起自徒步,遂躋禁近;策勳明時,追古作者。願益懋焉。又《向母陸太孺人壽序》:懋中官位寖盛,大忌余言。《明史·袁煒傳》:煒才思敏捷。帝中夜出片紙命撰青詞,舉筆立成;遇中外獻瑞,輒極詞頌美。帝畜一貓死,命儒臣撰詞以醮,煒詞有“化獅作龍”語,帝大喜悅。其詭詞媚上多類此。又:煒自負能文,見他人所作,稍不當意輒肆詆誚;館閣士出其門者,斥辱尤不堪。以故人皆畏而惡之。 《庸語·克念

  或問王道思王慎中,字道思。之文章。薛子曰:“道思之文章可能也,而其經濟之才不可及也;且明於知人、長於料事,未及一施而竟遭讒以沮、受侮以死,何才之難容也?”方山《懷舊十首·其六》:溫陵王道思,雅志古文詞。剩有經綸學,不爲時所知。 《庸語·大象

  或問:“楊仲芳楊繼盛,字仲芳。刑於西市,嚴嵩父子獨無人心乎?”薛子曰:“是何可以人心望之也?當時同事大臣噤無一言,《明史·楊繼盛傳》:侍郎王學益,嵩黨也,受嵩屬,欲坐詐傳親王令旨律絞。郎中史朝賓持之。嵩怒,謫之外。於是尚書何鼇不敢違,竟如嵩指成獄。然帝猶未欲殺之也。繫三載,有爲營救於嵩者。其黨胡植、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養虎者耶?將自貽患。”嵩頷之。會都御史張經、李天寵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殺二人,比秋審,因附繼盛名並奏,得報。其妻張氏伏闕上書,言:“臣夫繼盛誤聞市井之言、尚狃書生之見,遂發狂論。聖明不即加戮,俾從吏議。兩經奏讞,俱荷寬恩。今忽闌入張經疏尾,奉旨處決。臣仰惟聖德,昆蟲草木皆欲得所,豈惜一回宸顧、下垂覆盆?倘以罪重必不可赦,願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夫雖遠禦魑魅,必能爲疆埸效死,以報君父。”嵩屏不奏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棄西市,年四十。其心安乎?故曰:‘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論語·陽貨》。方山《楊忠愍公傳》:公下獄及赴市曹,不惟無一人救之,而附和相嵩者猶紛紛也。嵩之積威比黨,噫!其甚矣!卒之天道不爽、人心不死,鄒應龍出焉而林潤繼之,竟致嵩子世藩梟首沒產而嵩亦流落以死,公則竟膺恤典、廟食百世。申包胥謂天定勝人,人衆亦能勝天。要之,人終不能勝天也。彼附和嵩者縱逃顯戮而章羞遺臭漫不容掩,顧猶被朱紫、橫金玉,務巧飾以罔人,亦馬牛而襟裾耳,即鄉里庸人猶唾穢之,將安往而用其施施哉? 《庸語·大象

  徐士彰問:“蔡夢羲何如人?”薛子曰:“觀蘇州之政,嘉靖四十五年,蔡國熙知蘇州。亦可謂志於躬行者也;觀竹塘會語,則闇於知人而所見猶未定也。 《庸語·世治

  華世卿,華胄,字世卿。今之叔度憲,字叔度。也,學之不止,駸駸乎程伯淳矣。不幸短命而死,世無述焉。可哀也哉!方山《吴胥巖墓志銘》:東維華世卿禀賦特厚、志向不凡,動以古人爲法。又:一時士習知所慕傚。未幾,世卿舉於鄉,不及強仕而卒。人皆惜之。又《懷舊十首·其九》:東葑華世卿,十載共寒檠。分明黄叔度,零落不知名。 《庸語·大象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藤花館
发送

1条评论

  • 478
    积分
  • 37
    博文
  • 98
    被赞

个人介绍

雅樂聲中揅漢籍,清茶味裏拭唐鋒……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