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万亿之城,常州“狂飙”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3-07-26 09:42:39
5873 1 1

燃情夏日,常州热度“狂飙”,聚集大量客流。

最近,各大音乐节在常州开启“混战”模式:

“太湖湾早鸟票开售”登上同城热搜榜;

即将于10月1日开唱的太湖湾音乐节,早鸟票一推出就秒光,很多乐迷在线求拼车、求通票;

同期,新龙芒禾音乐节、奥体中心嘻哈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也将陆续启动。

△网友“蘑菇y”发文表示太湖湾音乐节“一票难求”

国庆档连续举办三场音乐节,是常州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的全新尝试。从上半年“五一”期间音乐节的情况看,这种消费新场景大受年轻人欢迎,对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国庆档成功预热,常州铆足了劲要让“消费马车”跑起来,对于迈入万亿之城,更是志在必得。

细思量,这两个目标一脉相承:

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抓好经济大盘,锚定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目标,就必须写好扩内需、促消费大文章,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特别强调,“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事实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正不断增强。

以常州为例。7月21日,常州发布最新经济数据:2023上半年GDP实现7.0%的增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苏南、高于全省平均,距离万亿城市近在咫尺。其中,消费马车的贡献不容忽视:上半年,常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6亿元,同比增长8.4%。

“双碳”战略下,作为产业链完备的新能源之都,常州紧抓新风口、新赛道,布局新场景、新服务、新业态,不断释放消费新活力,拉满城市氛围感、绽放人间烟火气,扩内需、促消费,满怀豪情迈入“GDP万亿之城”。

数字之外,是一座城市烟火气的升腾。

· “80后”皮皮在三堡街经营着一家集糖水、手工、服装为一体的杂货铺,几十平方米的小店,承载着她的生计与梦想:“它可以维持我的生活,也能让梦想小小绽放;如果你是从外地来游玩的,我可以帮助你把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带回家,从而记住常州、爱上常州。”

· 小沈是趁暑期来常州旅游的大学生,文化广场“野生”演唱会是她行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之前在网上做攻略时就刷到过视频,觉得现场的气氛特别好,也很出片。”

· 一说到吃什么,新北大渡河路是食客们绕不开的选择,大块头龙虾、二当家串串、曹小匠粤式煲仔饭,道路两侧近百家餐饮店铺,无论什么口味,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作为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家门口有这样一个美食聚集地真是幸福。”市民武先生说。

一个个普通人内心生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正让这座城市的繁荣更加可亲可感。

这并非巧合,而是经济学基本规律在起作用。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释放意味着企业订单的增长和有效就业的扩大,因而被视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

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常州即将迈入“GDP万亿之城”,需要内需驱动,也是一个促进消费、拉动就业的过程。细看常州今年出台的系列促消费举措,环环相扣,从供需两端发力,将城市发展与民生普惠紧密相连。

 · 需求端,“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家居等领域消费,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消费回暖,培育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医疗健康等消费新热点。

 · 供给端,着眼于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按照预定目标,今年常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根据相关数据推算,2023年平均每个常州人将增加3000多元收入!

眼前这场迈向“万亿之城”的冲刺,其实事关每一位常州人的生活,需要每个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将宏伟目标和一个个“小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把共同城市愿景化作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在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作出常州更大贡献。

“万亿城市”既是一道门槛,也是一个标签。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常州经济总量和规模即将完成历史性的一跃。站上新的更高台阶和起点,常州人的城市自信会更强,个人发展的容错率将提高,每个人的发展空间会增大。

作者 | 云中君

来源 | 觅渡新语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发送

1条评论

  • 7165
    积分
  • 482
    博文
  • 1995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