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经济学家这一说让人感觉很别扭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3-04-13 09:20:43
2484 1 5

“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经济学家这一说让人感觉很别扭


无所求


  4月12日,新黄河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在海口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浪财经之夜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4月11日所作的主题演讲中,抛出了“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这样一个观点,引来坊间一片吐槽。

微信图片_20230412134950.jpg

  “审视孩子,如果只以经济法则,难道父母与子女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经济关系?”“父母生孩子,应该是带着爱意而生,带着对新生命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带着消费的需求,带着耐用的诉求。”“你都说是耐用消费品了,我是孩子亲妈,我能让孩子来世上当消费品?那我是亲妈吗?”“什么叫耐用消费品,那你是什么消费品呢。”“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如果陈文玲是作即兴演讲,出于经济学家的职业思维习惯,用经济学眼光考察市场、社会、世事包括人伦,发生了这样一个口误性质的不恰当比喻,人们也不必对此大做文章。但陈文玲是认真地有备而来的,她说,“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从人伦角度讲,把子女比喻成耐用消费品,很难让人接受。恐怕陈文玲自身的儿女也不会乐意:妈妈,您怎么能把我们当成您的耐用消费品呢?我们是人,不是物啊。再说陈文玲的父母也不会认同:宝贝女儿耶,我们从来没有把你当成耐用消费品的物件也。

微信图片_202304121348261.jpg

  我说个自己的故事吧。近20年前,女儿读高三,在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家长们倾力配合学校工作,为孩子的学习努力付出。老师说,为孩子付出,是最好的投资,你将会收到最高最优的回报。我的习惯,是全面记录,回家向女儿和妻子读记录内容。当我读到最好的投资和最高最优的回报时,女儿生气了:我是你们的投资品,不是你们的女儿。我声明,这是你老师的原话,我记下来而已。没用,女儿还是感觉到受了伤害。


  从专业角度讲,把子女比喻成耐用消费品,也不那么妥帖。消费品是指那些由最终消费者购买并用于个人使用的产品。耐用消费品是指那些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可多次使用的消费品。除了子女是人不是物这个基本事实之外,子女怎么会是被“消费”的呢?“消费”和“使用”联系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从来没有觉得子女被自己“使用”。真的要牵强上“使用”,恰恰相反,是自己被子女“使用”。事实上,子女也没有“使用”父母,而是父母甘心情愿主动付出的。


  当然,陈文玲的表达意图,是想证明“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是想劝说年轻人不要不肯生孩子。这个意图的社会背景是,我过生育率急剧下降,世界人口第一的桂冠,即将被印度拿走了。其实,人口第一的桂冠,不要也罢。但是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步伐太快,也会带来社会问题,年轻人正常生育,保持一定的生育率,可以减缓社会老龄化速度,降低深度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烦恼。


  但是,劝说年轻人生孩子,经济学家就不要抢风头了,让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去说吧。我倒是觉得,生育下一代,除了爱情的结晶与婚姻的结果以外,也是一份物种义务和社会责任。我们自己是被父母带到世界上来的,自己也该带一两个孩子到世界上来,人类才得以延续。看那动物世界,它们的生存都很艰难,但它们对于生育下一代从不懈怠。为什么?是对自身所在物种的繁衍延续负责。如果所有的人都不生育孩子,人类这个物种将会凋零;或者说,我们炎黄子孙都不想要孩子,那么中华民族将会凋零。

微信图片_202304121348262.jpg

  从人伦意义或感情角度讲,我赞同网友“欲语泪先行哟”所言,“如果养娃是为了防老,那为什么要把赤裸裸的交易说成是伟大的父爱母爱呢? 我认为养娃是我生命的某个阶段需要情感输出对象,所以我养。他不会欠我什么,毕竟我带他来这个世界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


  如果经济学家也想负起责任来劝说年轻人生孩子,陈文玲不妨从如何有效免除职场女性生育孩子的后顾之忧谈起。生育孩子,女性的付出更多、艰辛更甚、风险更大,职场女性受到的实质性、隐秘性歧视很多。虽然法律法规禁止企业歧视生育女性,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明里暗里总是对女性及其生育设障埋梗,所以女性生育成本需要国家财政承担起来,而不是甩给企业,最终甩给女性及其家庭。

微信图片_20230412134826.jpg

  至于生育孩子的怀孕成本、养育成本之外,还有接踵而来的教育成本攀升、住房成本高企等等,也是陈文玲等经济学家的探讨课题。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用“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来教训年轻人。否则,年轻人回怼“求求科学家们赶紧研究出一种方法让这帮大妈们继续生育吧!!不要再绑架年轻人了!”你怎么说?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顺其自然者
  • 珍珠传奇
  • 双桂女
  • 方块糖
  • 八月小龙
发送

1条评论

  • 孩子不就是消费品吗?说得对啊,哦,生一千万孩子嫌少,大学毕业嫌一千万人多,切
    因为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是要父母不断投入资金的,等孩子毕业了要谋生了,要赚社会的钱了,就开始压榨年轻人了,不是这样的吗?现在日子最舒服的是拿高额退休金的人,没有压力,拿着大把钱潇洒,应该让这些人办企业去养活更多年轻人
    2023-04-13 10:23:04 0回复
    0
  • 39974
    积分
  • 2839
    博文
  • 10707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