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原康酒(长篇14)

琅琊 最后编辑于 2022-10-14 10:56:15
1804 2 5

收集了20多张人物介绍己经差不多了,虽然颜氏历史名人还有许多,足够为止。阿天准备装修两间房把客厅与东面的一间房的门打通。墙上贴满颜氏历史名人里面放两张书橱和两张书柜,客厅中间放一张长2米宽1米的会议桌,举办各种活动之用

  工作室建成之后,阿天收集了8部家谱,其中两本是他们村的“颜氏家乘”,由族人从上海图书馆复印过来的。他和阳城市族群的原会长认识,邀请他和族群秘书长参加。主要是商量请教如何发展他们的族群和修谱,他们村族谱已经100年没有修了,这次请他来一起把颜氏族谱文化研究会的牌子挂起来,希望以后把颜家村的族谱修好。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活动,没必要请阳城市的族群会长,由秘书长来指导行了。原会长跟秘书长联系答应了,阿天认识秘书长又在微信上发了邀请信息,秘书长一直对族群关心,他一定会来的。

阿天又邀请了阳城市文化研究会的各位老师参加。其中的一位老师帮他联络了8位文化研究会的老师,他在微信中跟阿天说:“作好议程安排和采风材料。”

阿天点头,立刻整理了材料发了给他

2022年文化研究会黄金山采风材料

(一)

黄金山位于阳城市西北部,长江下游,南面15公里是古胥河;东面10公里是长荡湖;向西10公里就是海拔410.6米的丫髻山,属于茅山山脉的最高峰;北与句、金相接壤;西与水、高相毗邻;环绕南部为天目山余脉。距离金区薛镇罗村5公里、社头村7公里。距离阳城市镇后周村5公里、竹镇陆村7公里。

黄金山村委有十二个自然村,一千多户人家,土地有6600亩,其中丘陵山地4000亩,良田1600亩。庄稼碧绿茂盛,农作物欣欣向荣,树木葱郁,溪水潺潺,有一条河从丫髻山青龙坝流下,一直奔腾到黄金山颜家村大头坝。大头坝有几十亩的面积,长一里多路,灌溉着周围七八个村的几百亩良田。

地区亚热带季风,干湿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自然环境非常的优越。土地肥沃,颜色为金黄色,传说是女娲补天所用,含有“硒、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多种物质。

黄金山地势只有几十米高,但在方圆几公里范围是最高的,东、南方向是圩乡,大都平原;北面是丘陵,没有高的山岗;只有西面10公里(丫髻山周围)才见高山。所以站在黄金山上,几十里之内都可以一目了然。

(二)

黄金山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没有一点工业污染,民风淳朴,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是溧阳市美丽乡村之一。溧阳一号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像一条彩虹在大地上飘动。村头建有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下两层,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成为黄金山的标志性建筑。左边是长廊亭台,右边是黄金山“三战三捷”的革命纪念碑。对面是黄金山樱花园,里面小桥流水,芳草如茵。

黄金山古时称贤德乡,有一条街,宽有十几米,长有百米,东西贯通,像两条手臂向左右舒展。毎一户门面店都焕然一新,青砖铺成的人行道,别具一格的护栅,木质的遮阳棚,创意的墙画,阳台上布满鲜艳夺目的花,房前屋后都修筑了下水道。甚至通往村中的道路也铺上了地砖,菜园围上了竹篱笆,整洁又不失乡村的乐趣。

特别是老街,一条青砖铺成的小巷,青石板露着它沧桑的面容,上面深深的凹痕,更清晰地展现了历史,仿佛眼前就是古人推着装满货物的独轮车,吱吱呀呀地在上面艰难行走。忽然又出现走马上任的官员,或者到下一站视察的官员,马车和蜂拥的人群耀武扬威的样子,大摇大摆地从这里经过,人们伸长脖子观望的情景,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尤显人们善良质朴。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吸引着游客前来观看。

(三)

黄金山上有一金牛洞,传说洞里住着一条金牛,后来跑到了丫髻山,变成了一艘金船,渐渐船沉山起,成了现在的瓦屋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村委为了增加集体经济,炸山取石,修桥铺路,掩映在半山腰的金牛洞才从人们眼中消失。也传说溧阳黄金山有一株500年的老梅,历经沧桑,依旧高洁绽放,香飘十里。寒冬腊月,一身傲骨,斗艳群芳……几曾时黄金山周围是一片杏林,把东司庵层层包围,手掌般的杏叶,在秋天里燃红了西方的晚霞。前几年与金坛区共同开发华东地区最大的樱花园基地,更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风光无限。

良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中药材的生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黄金山村种植了牡丹、芍药、丹参等一千多亩中药材。2020年村民颜定华和家人建设了“颜氏中药种植园”。每当春天,牡丹、芍药竟相开放,黄精、白芨碧绿青翠,丹参、桔梗紫花飞扬,成了一道别桥原乡的亮丽风景。2020年黄金山申请了传统古村落称号。

(四)

黄金山是茅山革命老区,谭振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1941年5月,根据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陈毅军长的指示,谭震林、罗忠毅率第十六旅旅部、第四十六团及旅特务营由宜兴闸口移往江苏溧阳黄金山村。

在黄金山附近坐镇指挥的三次自卫反击战,以少胜多,三战三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心,使苏南西路地区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可以说“没有黄金山战斗的胜利,就没有茅山革命根据地。”由于谭震林率部胜利地保卫了整个苏南抗日根据地,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意义非常重大,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时代精神。2021年,他以此申请了常州红色教育基地,在黄金山挂牌成立。

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金山一定能成为溧阳一号旅游公路上的新亮点,当人们一边观赏美丽的风景,一边享用传统中医药在黄金山康养街上养生,无比满足。肯定会让黄金山村民走上旅游开发之路,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老师收到材料之后,大赞又让他“自己对中草药和颜氏文化研究内容增加点。”阿天又把《中医药的春天来啦》《黄金山碑石记》及《骨关节类病》等文章发给了他,他高兴地回复说:“好!”确定了开会时间8月27日

8月27日那天,小雨。久旱逢甘雨,乡下的空气格外的清新,让人振奋。一大早,阿天就去接颜氏秘书长,阳城市有名的景区旁边有一家“开颜山居”,从镇北进去不到50米,就看到一座别具一格的山庄。它层层叠叠,白墙黛瓦,院中有院,房中有房,设计朴素高雅,别具风格。四周翠竹环抱,绿树成荫。山涧溪水长流,假山林立,有一种苏州园林的雅致,深处世外桃源的小家碧玉,忘却俗世的清静之地。

颜秘书长,六十岁多岁穿着朴素,神采奕奕。他是溧阳首屈一指的旅游专家,全息旅游

创始人,景观设计大师,农旅文化之父。设计的作品曾获国家大奖.江苏第一。阳城市许多景观都有他的足迹。他的农庄既可以住,养心保健,旅游住宿。也可以租;门口有田,还可以自耕自种,体验乡土生活,自给自足,深受大家欢迎。6点多钟到达时,他早已在等候,上了车,一起飞也似地向阿天家奔去。

回到家市文化研究会的成员一行12人和族群文化研究会4人也到了文化研究会的会长是中文系毕业,文采飞扬,也是副市长的老师!活动开始他特意为阿天写了一份发言稿不乏赞美之辞。

会议上其他老师对他的作品也作了很高的评价,让阿天感到欢欣鼓舞。族群文化研究会的会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界知名人士,他向大家宣传了家谱的知识,让大家受益匪浅。随后大家参观了颜氏中药种植园,田间中药草欣欣向荣,阿天在每种中草药田头都竖了一牌子,写上品名配了一首诗。让劳苦的生活充满了诗意,立刻有了乐趣。生活的根本是边耕边读,懂得“礼义智仁孝忠义”传家更久。

赵老师提出了建议,扩大规模,整体化,做优产品。阿天连连点头,丽堂村适合种植桔梗,黄精、丹参、青蒿、金荞麦板蓝根等等中药材。只要和收购商联系,就能大规模种植。

一位老师说:现在时兴文化旅游,以后围绕中药材种植园开发更多的景点,一定生意兴隆。

阿天和老华点点头“对。”

“你们这还有古迹吗?

  老华若有所思地说道:金山上原来有座东司庵,很古老,只剩下一块残碑,字都没有了。抗日战争时,日寇在这里竖有碉堡,解放后办过养兔厂。近年来,村委把它卖给私人小老板炸石头,现在山都平了。

原族群会长急切地问道:有没有传说和故事? 

   老华想了想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伯和老伴在金山的脚下,种了五亩田冬瓜,可是冬瓜很奇怪,只长了一只,好大好大。正当老伯和老太伤心犯愁的时候,来了一位游方道士,要用重金收买它。老伯和老太想:这个冬瓜这么值钱!肯定有说法,执意不卖。游方道士看买不成,也罢。缘份至此就告诉他们吧这是把金钥匙啊,你们金山上住着一条金牛,只要七月七那天晚上,把冬瓜在山脚下拖三圈,门就开了。老伯和老太喜不自禁,七月七这天晚上,他们把冬瓜在山脚下拖了三圈,轰的一声,门开了,一头金牛冲了出来。可是游方道士没有告诉他们怎么捉金牛,他们就跟在金牛后面追,金牛跑到后头村,拉下了一泡屎,就是现在后头村的牛屎墩。金牛继续往前跑,跑到北山就再也不能走了,原来这里曾经就是一片湖,金牛眼看追兵到,纵身跳入湖,变成一艘金船,载着人们来来往往,渐渐船沉山起,成了现在的瓦屋山…….”

  老师听了笑道:这传说听了很有意思。

  老华继续说道:我们村也有一个故事,村东头的那座青龙桥,过去曾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遂道。从村子的一边水塘,一直通到田间,是灌溉的好水源。那时候村上住着一位瞎老头,他没有儿女和侄子住在一起。有一次他的侄媳妇戏弄他,把一只掉进粪坑里的鸡烧给他吃了,有知情的人们告诉他这是掉进粪坑里的酱鸡啊!

瞎子惊呆了,非常生气,原来他是上天派到这里看守风水宝地的,他情愿一生不娶,也要为后人守住它没想到都是些坏良心的人。当时正好是秋天,人们把池塘水放了,挑塘泥作庄稼的肥料。可是就是奇怪,这水今天放了明天又长出来,就是放不干净。人们很烦恼,那天下工的时候,瞎子不知怎么跑来了,给人们每人发一根红飘带,嘴里不停地说道:不用愁、不用愁,你们把红飘带系在挖揪的头上,插在塘里不要收回家,七七四十九把,明天就好了。说完摸摸索索回家去了人们心想这瞎子成神仙了,看不见也能摸过来,就信了他。第二天早上,人们过来大吃一惊,满塘是血,天空飘着瞎子的声音,杀死了、杀死了,我走了、我走了,500年后再见……” 原来这块龙地瞎子破了,至今金山脚下的丽堂村没有出过人才。

老华说到这里感慨万千原族群会长听了,感觉不错,他说:这做成广告牌展示对来参观中药种植园的人吸引力也大,还有没有?

老华想了想说:有,金山村曾建有我们颜家的祠堂

老华激动地:“金山村委不大,总共2000多人口,姓氏几十个,建有祠堂的好像只有我们一家。可惜我们颜家的祠堂现在没有了,否则的话倒是一个非常好的古迹,值得一游的地方。

   原族群会长觉得这不错,他曾经去过许多地方,一个亭,一口井,一眼泉,一幅题字画等,都是不可替代的独特景观,如果种植园也来一个将会起到同等的效应。他不仅问道:“有没有东西留下来?

老华想了想说:“据上海市图书馆藏谱第五册记载,当时建有祠堂,规模宏大,光是插旗杆的石墩就有几吨重,旗杆所用的木头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房屋多进多出,院前院后都是青石板铺成。后来在一场大火中不幸被毁,断石残碑砌于村前面的南石桥。

那里大概有十几块之多,上面有许多精美的花纹,有凤凰展翅,牡丹花开等等。还有碑记都是嘉庆年间和民国时期的遗物。字迹端正遒劲,虽经风侵雨蚀,依然清晰。只是大都破碎,首尾不能相接,很难看懂里面的内容,布满了苍桑。砌在桥上的石头代价太高,不仅要把它挖起来修复,桥也要重建,工程量太大了。不过尚书塘有一块踏板石,很完整的一块碑,是村民移来淘米洗菜的,好像是嘉庆年间一位进士碑,不知有没有用?

老师听了张大嘴巴了一声,感慨地说道:“这块进士碑倒好看看,有价值的东西不要多,一二块就足够了。

进士碑在离村东面100米左右的尚书塘,一个小小的码头,把它弄回家,重新把码头砌好,最多花几千元钱。

把碑弄回来从碑上做点文章可以,属于你们颜家的,好办老华点点头。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溧阳小蒋
  • 泉水涓涓
  • 嫳屑男子
  • 张秋生
  • 陆吾
发送

2条评论

  • 乡村文化建设很有必要。不过复古就没道理了。
    2022-10-14 10:22:28 0回复
    0
  • 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为振光乡镇建设作贡献。
    2022-10-14 10:13:23 0回复
    0
  • 3820
    积分
  • 274
    博文
  • 1384
    被赞

个人介绍

颜小方,笔名神农百草、金山神农百草,男,1973年生,江苏溧阳人。江苏省作协会员、溧阳市宋团城文化研究会会员、溧阳市天目湖诗社社员、中闪会会员、溧阳市中药材协会会长,溧阳市金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长,著有诗集《芳草诗心》、长篇小说《迁鸟》、《北山药王》、文集《原乡》、诗集《朴颜雅风》等。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