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谈“文化人”

梦都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9-04 15:34:50
6218 7 13

谈“文化”(改稿,初稿比较匆忙,,导致PAL同志的误解)

文/倪沈健

 大抵现在很多人都懂得文化的意蕴,不管城里乡下,都喜欢用“文化人”来称呼那些通过高等教育走出来的人。

好像说来说去,文化人的定义,就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至于说,文化水平具体是什么?具体有多深厚?这并不重要。可以这么认为,如今的时代,大抵肚子里有点墨水,读过大学各阶段课程的人,他们都算有文化水平,这是很大众的观点。

我却不以为然。

最近有一部电影比较火,名字叫《隐入尘烟》,你光听这个名字就很有文化,很有特点,至少这么溜的名我是想不出来。深扒一下,这部电影还入围了75届柏林艺术节,参与了金熊奖的角逐。

电影本身的质量我不便评价,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员。只从电影的故事性上粗略调侃一番,电影讲的是两个被社会抛弃的农民之间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电影的结局很无奈,两人双双结束了生命,就像这世间的尘和烟。

说这件事情,我也并不是想陈述一个无关痛痒的事实,电影本身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电影文化注重强烈反差,反差的越大,越能打动人,反差这东西,本身就掺杂了太多的东西。比如,电影中那种人性的善恶,生活的贵贱,爱情的纯真等,到真实之中来,可能没有电影里演绎的那么极端。但就这极端的电影,还原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那就是文化人不一定懂得文化,文化人不一定能正确宣扬文化。

《隐入尘烟》的“诗意化”标题似乎将电影主题宣扬到位了,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败笔。这个故事本身不仅仅是马有铁和桂英的故事。但加了这个标题,就好像只是讲马有铁和桂英的故事,和其他人无关。电影深度,反而因为这个标题逊色了些。

看完一部电影,我们或许会思考,我们的社会需不需要马有铁这样的人?他的那种执着,那种踌躇,那种乐观,这样的文化,是否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换而言之,马有铁身上不独有马有铁的影子,更多的是中国人那种勤劳善良的精神文化。但很遗憾,马有铁最终隐入了尘烟,再也看不见光明。留下的都是些文明人,他们懂得的无非是怎么保护自己。

抛开电影,回到现实中来。我们这些被农民称为“文化人”的人,哪一个是文化的传承者?而那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毕生扎根土壤的农民,哪一个不是文化人?而你或者我,谁会给予他们那种属于“文化人”的炙热目光?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西江月
  • 竹青
  • 嫳屑男子
  • 人参果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PAL
  • 常小觅
  • 刘光俊
  • 双桂女
  • 顺其自然者
  • 方块糖
  • 陆吾
发送

7条评论

  • 请先弄清何谓文化再来讲文化。
    2022-09-02 08:54:31 0回复
    0
  • PAL
    广义意义上的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所以"败笔"之说未必成立吧。电影又不是纪录片。

    影片中这对苦命夫妻,虽没多少专指文学、艺术、(受)教育(家庭环境中的耳濡目染除外)、科学等高大上的所谓"文化",但他们的是极富有感情和精神世界的升斗小民,这能不说他俩没文化吗?
    不是只有学历也是有文化的。学历只能代表受教育的程度,远非文化之全部。
    其实影片用非专业演员本色出演,且赚足了动人心弦的泪水,恰恰证明了文化的内涵了。

    另:
    片名叫《隐入尘烟》。
    2022-09-01 16:07:52 2回复
    1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表袋里插钢笔也代表文化。
    2022-09-01 15:21:50 0回复
    0
  • 只听说末看过。
    2022-09-01 15:21:38 0回复
    0
  • 既要有文化还要讲文明。
    2022-09-01 15:20:38 0回复
    0
  • 没想到居然有这么高的好评。
    2022-09-01 15:15:56 0回复
    0
  • 听好多人夸过这部电影 可能是我不再年轻 轻易看不得悲伤的结局 所以一直没有勇气看
    2022-09-01 15:01:48 0回复
    0
  • 3167
    积分
  • 57
    博文
  • 378
    被赞

个人介绍

有时候,真实与不真实,只差一步。有时候,不真实,反而更真实。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