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渐行渐近话“西乡”

刘光俊 最后编辑于 2022-08-10 08:29:43
3652 8 15

 

渐行渐近话“西乡”

 

刘光俊

 

在我们常武地区,人们习惯于把西太湖以西、位于武进西南角的那片土地称之为“西乡”。“西乡”这两个字在人们的口谈中,曾经有那么点儿穷乡僻壤的意味。也难怪,那地方在历史上客观地显得比较偏远和闭塞,交通一直不怎么发达和方便;相较于“东乡”,经济也似乎有点落后。我从小就生活和成长在那里,大概就因为偏远、闭塞和落后,所以怎么也无法“走出来”,并因此更加感到自卑和无奈。直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后,才终于被“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潮流所裹挟,幸运地成为跳出“农门”的一群和吃上“皇粮”的一族,从而得以偏安于龙城市区的一隅。

在我那很是有些陈旧、遥远的记忆里,从西乡进一次距离最近的常州城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一是因为路途遥远,最远处距离常州市区差不多有五、六十公里;二是因为那时候的路况和车况都极差——道路是坑坑洼洼、曲曲折折、石子滚滚、逼仄得两部汽车交会时都必须十分注意避让的“搓板路”,客车是锈迹斑斑、吭吭哧哧、哐里当啷、陈旧得跟老古董似的“那破轮”;三是因为那时候私人汽车绝对没有、公共汽车的班次又极为稀少,每天最多三五班,因此车票紧张得离奇,必须预售,甚至得托关系走门子才能搞定,不然就别想顺顺当当地进城和回家。因为一票难求,所以那时候汽车站上“买票的”也得以“朝南坐”着,很是受人“尊敬”。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我窝居西乡,懵懵懂懂,憋憋屈屈,直到几近成年时才乘得汽车进得城。那时候我经常满怀憧憬地幻想:西乡如湘西,你何时才能有一条像模像样的进城公路?你何时才能多几辆往还于城乡之间的班车?你何时才能让人不再觉得是那么的遥远和闭塞?

怀揣这种憧憬和梦想的当然不仅仅是我,而是整个西乡人。而让这种憧憬和梦想变成现实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好国策。记得国家刚刚发出发展经济的号召并相应出台有关政策的时候,“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发家致富”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万元户”则成了人人追慕的对象和希望实现的目标,政府和老百姓则全都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强调和念叨起这样一句不仅时髦而且很实际的话语:“要想富,先修路!”于是乎,情绪异常亢奋、心情十分激动、思想开始解放、已经充分认识到交通闭塞是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修桥铺路则是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的西乡人,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也很快掀起了改造老路、拉直弯路、拓宽小路、开辟新路的热潮。于是乎,道路这个大地的血脉,被好的政策性“血液”充盈着、营养着和激荡着,开始在西乡的大地上不断地鼓胀、健旺地生长、迅猛地蔓延、纵情地伸展、有序地亮相。于是乎,从西乡通往城市的道路开始不断地被整修、被拓宽、被拉直,并不断地有新的道路被规划、被辟建、被修筑——西乡在努力地向城市“靠近”。与此同时,因农民大量进城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所需,以几何积数迅速膨胀扩大的城市,也在像慈母迎候久已远离的游子一样,急急地“迎向”西乡。

就这样,始于四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西乡人感觉到从西乡通往城市的道路渐渐地变得越来越短了。西乡人以前想进常州城,常湟(常溧)公路是必经之路,卜弋桥和凌家塘是必经之地,姓“公”的长途客车是必乘之车,进一次城花上一天甚至更多时间是极其正常的事情,因为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你别无选择;现在想进常州城,根据要去的目的地,可以选择走早已屡屡拓宽的常溧路,也可以选择走后来新建的长虹路或延政路,还可以选择走再后来修建的花海大道甚至沿江高速公路,道路是一条比一条宽,路面是一条比一条平,距离是一条比一条“短”。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宽敞、更靓丽、更便捷、更“短”距离的道路可供选择,走哪条道路进城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现在西乡人进城乘坐的交通工具,也由原来的“那破轮”一茬茬地换成了清一色、簇新的、安装了空调的快速公交车,且各条线路上都有。从时间上来说,三、五分钟就有一班,人们想什么时候乘坐就什么时候乘坐,想在哪里上下就在哪里上下,自由、方便、快捷得很呢!如果是开自备车,那就更自由、更方便、更快捷了,因此进城再也没了“出远门”的感觉。

那日傍晚,堂弟从乡下打来电话,邀我回去吃饭。我说你怎么不早说呢,现在都快吃饭时间了,让我怎么赶?堂弟说,你开车回来不就是半小时不到的路程么?行动迅速点、油门加大点,时间完全来得及!在堂弟的感觉中,我从常州赶回西乡老家去如同他去旁边小卖部里买一瓶酱油一样快捷和方便。不过,他说的还真没错。

改革开放如同一缕和熙的春风,徐徐吹绿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更慢慢吹去了束缚人们思想的藩篱、吹醒了人们僵化保守的头脑、吹宽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视野、吹活了人们穷则思变的脑筋、吹出了人们发家致富的激情。同时,改革开放也慢慢吹平、吹宽了农村通向城市的道路,吹短、吹小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和差别。而农村通向城市道路的变迁,也正好反映和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解放的历程、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农村城市化为重要目标的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西乡”仅仅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区区一角,但它却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振兴发展、走向富裕发达的一个缩影。也是,窥一斑可知全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和预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乡与龙城之间的“距离”,也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各种差别,必将进一步缩小,甚至会完全消失。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张秋生
  • 泉水涓涓
  • 双桂女
  • 人参果
  • 六塘一柳
  • 竹青
  • 嫳屑男子
  • 月满西楼
  • 陆吾
  • 顺其自然者
  • 章晓郁
  • 荷边垂柳
  • 方块糖
  • 八月小龙
  • 何伯良
发送

8条评论

  • 谢谢老师讲述家门口的“西乡”
    2022-08-09 18:03:04 0回复
    0
  • 西乡大概就是嘉泽、潢里一带吧。
    2022-08-09 14:51:16 1回复
    0
  • 现在的西太湖,就是从前的礼河桥57农场地块。变了模样。
    2022-08-09 10:55:23 1回复
    0
  • 卜弋桥和凌家塘是小时候经常去的地方
    2022-08-09 09:11:32 1回复
    0
  • 光看标题 以为西乡是哪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呢 原来离我这么近
    2022-08-09 08:47:12 1回复
    0
  • 第一次听说西乡。
    2022-08-09 08:44:00 1回复
    0
  • 现在的东南西北,速达。
    2022-08-09 08:36:28 1回复
    0
  • 交通发达,四通八达,西乡要进城也很容易了。
    2022-08-08 17:26:26 1回复
    0
  • 6048
    积分
  • 217
    博文
  • 1919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