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常有我”希望常州能推行分质供水,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有实质行动

云水谣 最后编辑于 2022-07-21 09:51:13
10331 6 13

微信图片_20220719101721.jpg

李鬼

近日,小区多了一张白纸黑字红章的“通知”,落款为“常州市水务自来水净化设备有限公司”。“通知”主要内容,称面向自来水用户开展“改善水质,提高生活用水质量的净水普及惠民工程。”

婆婆很感兴趣,觉得花千元不到,净化水到家,很需要。可因为要接到进户的自来水管,于是,不放心地又拨打了自来水公司电话,“惠民工程”到底是真还是假?意外的是,自来水有限公司称自己也很郁闷,近期不断接到市民的咨询或质疑,并答复:“我公司从未开展过推广厨房净化设备的活动,和这个所谓的某某水务公司也没有任何关系。请千万不要相信此类通知,更不要透露个人信息,谨防上当!

原来,所谓惠民工程安的是司马昭之心不过是推广安装一款管线式厨房自来水净化设备

有数据显示,居民直饮水的用水量为10%~20%,生活用水则为80%~90%。自来水公司因此“不断接到市民的咨询或质疑”,说明,不少市民对净化饮用水很有需求。确实,冲马桶、洗衣洗菜的生活用水,与直饮水是一条管线一样的水质,不能说是浪费,至少是不能满足日益生活美好的市民的健康饮水追求。

2006年,《常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意见》中有关试行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建筑施工、绿地浇灌、市政环卫、景观环境等用水提倡使用中水、雨水和江河水,逐步减少将自来水用作绿化和环卫用水。推广建设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促进再生水利用。

作为三代生活在常州的居民,只听到过自来水调价听证会,从没体验过有关家庭水质提升或有关节水设施改善、指导之类的惠民项目。关于《意见》中的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不知推行如何,只知不少没改造的老小区,仍有雨污不分现象,甚至有的直排河湖,何谈回用?

就在前不久,感觉家中自来水出水有异味,咨询自来水公司,答复是市级供水达标,不存在异味现象。后来反复查看,是热水管线老化导致。有异味,水质自然有异常。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要求,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此情况下,各地区在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同时,都将分质供水作为前置条件予以大力推广。分质供水不但能够提升水的使用率,还有效降低了水资源浪费,为构建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希望常州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有实质行动。

希望常州通用自来水公司在大呼李鬼辟谣的同时,能真正开展净水进万家的惠民工项。能运用高科技,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养和矿物质;同时采用优质管材设立独立循环式管网,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用户家中给百姓饮水上一层健康、安全屏障。同时,80%~90%的生活用水,可以稍降标准,降低水费,可大大降低处理流程带来的供水压力和家庭支出压力。这也是创建节水型城市一项实质的、重要的途径

另外,建议新建小区在规划中能探索推行分质供水。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苏州、惠州、长沙、包头等二十多个城市实行了分质供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义乌市水务部门已编制完成《义乌市分质供水规划》称,至2025年,义乌打造成节水优先的实验区和示范区,实现全域分质供水,全市大部分工业用水使用中水,园林绿化、道路浇洒、建设施工等市政用水全部使用中水,新建小区实行双管分质供水。常州呢?不能只给企事业单位下达节水数字。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陆吾
  • 竹青
  • 嫳屑男子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方块糖
  • 微微妖娆
  • 月满西楼
  • 顺其自然者
  • 何伯良
  • 蒋锷初
  • 双桂女
  • 无所求
发送

6条评论

  • 设想很好,还要有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2022-07-28 17:36:45 0回复
    0
  • 打击李鬼,才是当务之急!
    2022-07-20 10:35:35 0回复
    0
  • 分质供水,利国利民。
    2022-07-19 14:30:40 0回复
    0
  • 据了解,不少家庭是成桶地购买纯净水,或安装了净水器。
    2022-07-19 14:23:51 0回复
    0
  • 这个有难度啊,改造工程有点大。
    2022-07-19 14:02:17 0回复
    0
  • 赞同探索推行分质供水。冲厕拖地水 确实没必要和做饭饮用水一样的质量
    2022-07-19 14:00:58 0回复
    1
  • 3703
    积分
  • 103
    博文
  • 335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