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年轻人到常州就业创业,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2-06-29 09:36:13
1618 2 5

今年5月18日至6月18日,常州市针对“关于常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常州外来人口对于常州的治安现状最为满意,满意度高达85.45%;对于子女教育现状最不满意,不满意占比高达60.91%。

微信图片_20220629085213.png

在“您认为在异乡生活遇到困难有哪些”问题下,子女上学困难名列第一,其后依次为:无法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外地人受歧视、收入得不到保障、就医困难等等。

微信图片_20220629085327.png

流动人口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也是城市吸引力的直观展示。据常州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8月,常州市有常住人口527.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86.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5%。


另据新闻报道,江苏省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约为28%,可见常州流动人口占比是高于省内平均值的,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在城市可容纳的范围内,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就业、投资、生活,对于城市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不仅能增强城市现阶段整体经济活力,还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更多动能。但常州最近公布的这份调查报告却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常州的流动人口“流得进来”,却未必“呆得下去”,他们在常州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不少。


从这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成为了常州流动人口的“主要痛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名研究员曾在文章中指出,当人口迁移持续一段时期后,教育迁移就成为其中重要的驱动力,人口将越来越多地流向那些拥有优质和大规模基础教育的城市。


从现实情况来看,常州的基础教育水平并不差,许多中学即使是放在省内都算得上赫赫有名。但问题在于,这些教育,流动人口的子女是否能够享受得到?


又或者,同样的优质学校,流动人口的子女是否有能够享受和当地子女同样的入学机会?


从这份调查显示的民意情况看来,结果是堪忧的。


有所侧重地抓重点人才的引进是必要的,为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提供政策方面的倾斜也很合理。但在公共服务方面,尤其是公共教育方面,还是应当尽可能公平,尽最大努力解决流动人口的最大“痛点”


近些年,很多城市都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工作,有关人口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只强调对高质量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却忽视了更为广大的普通群体。


对于这些普通群体来说,他们或许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也没有什么金光闪闪的履历,但他们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外来务工的人们,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是房屋租赁的主体,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力量。像常州这样以制造业见长、未来又打算在工业智造上大力发展的城市,更应当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重视,尤其是普通流动人口的重视。


去年年初,常州强化“聚人才,强支撑”战略,提出“十四五”期间集聚各类人才50万人以上,本科以上人才占比55%以上,带动新增人口200万人以上。宏大的目标不可谓不振奋。但除了关注吸引高学历人才,也应当关注相对“隐形”的普通流动人口;除了关注“引进来”的数字好看,也要关注“留下来”的实际存续。


抓问题要抓关键。新生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已成为全国范围内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当人口自然增长越来越缓慢时,人口作为生产力要素也就越来越稀缺。如果说子女教育问题是目前常州流动人口的主要“痛点”,就应当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更公平的教育服务。用政策和实际行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到常州来就业创业。

作者 | 三木

来源 | 觅渡新语

(点击此处可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月满西楼
  • 顺其自然者
  • 双桂女
发送

2条评论

  • 事关下一代的大事。
    2022-06-29 16:09:47 0回复
    0
  • 教育是痛点啊
    2022-06-29 10:01:33 0回复
    0
  • 7140
    积分
  • 479
    博文
  • 1979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