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疫情下的常州老板们② | 大头面馆:撑过去,开分店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2-03-29 16:43:44
2534 4 5

餐饮业是遭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疫情冲击下,有的餐饮店没能熬过“寒冬”,有的却仍旧“屹立不倒”。我们采访了大头面馆的老板姚璟凯,听他讲述疫情之下在常州经营一家餐饮店的经历和感受,以下是他的口述。


3月22日,常州开始为期三天的第二轮封闭式管理。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大头面馆开始恢复外卖平台的运营。


2020年初疫情突发的时候,我还没什么应对经验。文件通知不让顾客在店里堂食,我就把桌椅摆到店外,让前来的顾客在外边吃。后来相关工作人员找上门沟通我才知道,这样做是不符合规范的,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只能闭店。


现在,经过三年疫情的磨练,大家其实也都有心理准备了,老百姓心里也知道怎么配合。


3月18号那天,我看到常州发布疫情防控第23号通告,说要封城3天。做完核酸之后,我立马骑上电动车在附近溜达了一圈。看到大家几乎都闭店,我也就明白了,回去就把店关了。


新冠疫情,算是我开店到目前为止遇到最大的“坎”。


大头面馆_副本.jpg


2003年非典都没有这次新冠带来的影响严重。非典的时候我还是小学五六年级,大头面馆是我父亲在经营,当时也因为疫情原因歇业了一段时间。但这次新冠,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不时会有疫情反弹。每一波疫情,也许真正封控管控的时间只有十天半个月,但它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恢复到之前的经营水平需要个把月时间;可能刚恢复没多久,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又来了。如此反复,最是折腾。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平时,面馆每天外卖加堂食的客流量约为五百单,好的时候能有六七百单。现在,在暂停堂食的情况下,每天只有外卖平台的六七十单,收入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左右。


更糟糕的是,疫情期间食材成本上涨,但我们的价格不能涨。疫情期间蔬菜价格翻了一番,肉类价格涨幅稍微低一些,但也高出平时不少。从这个层面来说,面馆盈利的空间也被极大地压缩了。


除了客流量大幅锐减和食材价格的上涨,成本投入也是压在面馆身上一份不小的压力,租金、电费、人工……每一笔开支,都得我们自己担着。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疫情期间面馆几乎是不挣钱的,甚至也可以说,疫情这段时间,相当于是我在给店里的员工们“挣工资”。


也正因为经营成本上的压力,我索性给员工都放了假,只留下我和我的家属在店里帮衬着。等挺过去之后,我们也会跟员工做好沟通工作,其实大家也都能理解。


疫情之下,大家都难。很多人开店也是亏,停业也是亏,很多餐饮业店主都没有撑过去,在疫情期间倒闭了。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这是我们所无法左右的,大家都难的时候,其实也就没必要叫苦了。


我们其实还算好的,虽受疫情影响显著,但不至于撑不下去。因为我们面馆还是有一定基底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带流量”。


也许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但在老一辈常州人里,很多人对大头面馆都很熟悉的。


我们店算是一家“老字号”面馆,从1988年在子和里清凉路3号(现张太雷故居处)开业至今,已30年有余。期间虽两迁地址,但经营一直没断过。2014年,由于父亲年岁渐长,精力逐渐跟不上,我才接手经营。


作为一家传统类型的面馆,我们对传统的坚持多过于追求一些名不副实的创新。就拿面条来说,我们的面条都是自己跟面条厂定制的。面粉、水、盐、碱比例如何,都需要提前跟面条厂家沟通,不然做出来的面条质量就会参差不齐。只有各个原料比例都恰到好处的时候,才能制作出口感绝佳的面条。


平时,不少老客人会专门从远处开车过来,就为吃一碗面,甚至还有专门从外地赶过来吃面的。这些,都是从我父亲那会就积攒下来的口碑和熟客。


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的持续经营,让面馆即使面临疫情的冲击也能相对安然地度过。


现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面馆经营首先追求一个“稳”字。但疫情总会过去,困难只是暂时。等到疫情过去,如果有合适的契机,大头面馆也许还会尝试开分店。到时候,人们或许能在某个街角,撞见大头面馆的“新面貌”。


疫情给不少行业带了很大困难,但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大头面馆的情况来看,即使是餐饮店,经营也并非如想象中那么悲观。


如果在历史的长河里审视问题,疫情带来的影响其实是非常短暂的。对于像大头面馆这样经营三十年有余的面馆,疫情打击虽大,但并非致命。熬过疫情之后,一样可以恢复盈利,甚至还能考虑开分店事宜。


姚老板在口述中还提到,自己开店7年,早上5:30到店、晚上8:30闭店这样起早贪黑的日子,七年如一日。正是父子两代人的辛苦付出,为大头面馆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也才能在疫情冲击下稳住根脚。


人生数十载,几多挑战障碍;开店数十年,多少也会遇到些“意外”。如果想要长期经营一家餐饮店,一定要在平时多下功夫。


“餐饮人”的难,大家也都看在眼里。目前,常州已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帮助受本轮疫情影响较重企业及困难群众,从政府层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很多餐饮店里的员工,也都明白店家的难处,愿意一起共渡难关。对于店家来说,除了积极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尽可能补贴经营损失,也可以进一步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毕竟,留得青山在,何愁无柴烧。下一个转角,也许又是柳暗花明。


文章来源:觅渡新语

(点击此处可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陆吾
  • 顺其自然者
  • 泉水涓涓
  • 颜游中
发送

4条评论

  • 餐饮人真的很难。
    2022-03-30 16:17:06 0回复
    0
  • 静待柳暗花明
    2022-03-30 09:03:45 0回复
    0
  • 留得青山在 终能等来柳暗花明
    2022-03-29 14:55:21 0回复
    0
  • 共克时艰。
    2022-03-29 14:03:54 0回复
    0
  • 7140
    积分
  • 479
    博文
  • 1979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