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八邑名都”的遗憾【中】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2-01-16 10:22:55
4742 7 8

IMG_20220114_105200_副本.jpgIMG_20220114_131653_edit_726805865351594_副本.jpgIMG_20220116_083904_edit_810626512637762.jpgIMG_20220116_084855_edit_810594231262767.jpg

 

“八邑名都”的遗憾【中】

——常州纂修《(乾隆)常州府志》夭折之始末——

谢达茂

二、洪亮吉欲“魚和熊掌”兼得

设志局纂修方志,地方首长的意志是关键。乾隆五十三年(1788)八月,时年47岁的直隶沧州人士李廷敬,由户部郎中补授常州知府。李廷敬,字景叔,号守圃,一号昧庄。清诗人、书画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应天津召试,钦赐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外官,前后十任苏松太道。李廷敬性情豁达,乐成义举,崇尚风雅,多行善政。他在常州期间和以后,与吴锡麒、袁枚、王文治、祝德麟、陈廷庆、何琪、林镐,以及常州的赵怀玉、洪亮吉、陆继辂等人结为文友,诗文相酬,商榷古今。当年李廷敬到任后,搜览常州历朝志书,发现常州自康熙三十三年(1694)纂修《府志》以后,已经整整95年未曾续修,深感“常郡文献之地,志书终不能久阙勿修”。为此,他在乾隆五十四年七月,邀约浙江余姚籍著名学者、当时在常州龙城书院担任山长的卢文弨,商量设局开纂《常州府志》事。卢文弨,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人称“抱经先生”。乾隆十七年(1752)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广东乡试主考官、提督湖南学政等职。乾隆三十四年,乞养归里。后以研经、授学为业,曾先后在江浙各地书院主讲经义20余年,以经术导士有高名。当时,卢文弨一边在龙城书院执教授学,武进籍弟子有臧庸、李兆洛、丁履恒等;一边在忙于著书和指导门生著述。既然李廷敬知府诚意相聘,卢文弨亦欣然允应,受聘为(乾隆)《常州府志》总裁。

常州纂修府志,邑中百年大计,若要如愿成事,定当仰仗本土士绅名士,首选者为热心乡邦文化又休官在乡的赵怀玉。赵怀玉(1747—1823)字亿孙,号味辛,又字印川, 康熙朝户部尚书赵申乔四世孙。“毗陵七子”之一,乾嘉年间常州诗派中重要成员。乾隆四十五年(1780) 皇帝南巡,召试赵怀玉,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后丁父忧归乡,遂不复出。当时,在乡的赵怀玉身体不佳,他写信给卢文弨说:“自首夏抱疴不出门者四月,皋比天只,趋待无缘,殊耿耿也。奉手帖记勤拳,感荷无已。日来所苦差减,步履稍健,便当诣谒。” (见赵怀玉《亦有生斋集》卷一〇《与志馆总纂卢学士书》)旬后,赵怀玉抱病出门,拜会知府李廷敬和总裁卢文弨,参与商量设局纂志事宜。

纂修府志,行家里手至关重要,首选者非无官在身的洪亮吉莫属。洪亮吉(1746—1809)诗人、文学家、方志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稚存,又字华峰、君直,号北江,别号藕庄、梦殊、对岩、更生。家贫少孤,性孝谨。乾隆三十九年(1774)肄业于扬州安定书院,五十五年举进士第二为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贵州学政、咸安宫官学总裁,曾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四年(1799)因极言朝政失缺而遭戍伊犁。次年赦回,遂自号更生居士,主讲暨阳、旌德、扬州等地书院。他博通经史、音韵、训诂,尤精舆地之学,诗文卓然成家,尤以骈俪为优,纂志更是其长。

知府李廷敬挂帅,总裁卢文弨执事,士绅赵怀玉襄助,大家洪亮吉出手,就设立志局、招收写手开纂诸事,进入议事日程。李廷敬虽然弄笔,但并无纂志经历;卢文弨虽为一代名师,刊刻书籍有《春秋繁露》《贾子新书》《方言》《颜氏家训》《经典释文》《韩诗外传》《荀子》等几十种,著有《抱经堂文集》《仪礼注疏详校》《钟山札记》《广雅注》等,但未曾纂修过志书。所以,李、卢二人缺乏纂志经验,设立志局事,得仰仗赵、洪两人。

赵怀玉学养深厚,办事稳重,又熟悉常州的实际情况,知道何时设局、如何筹款等诸事非同小可,必须深思熟虑,慎重对待,万不可操之过急。他认为:就常州开纂府志一事,必须首先“公函告之锡山相国” 以取得他的支持,号召一方。然后按照程序,召集常州府所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的士绅、学者合议,达成共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讨论明确各县责任、义务、经费募集、入局人员等细则。之后再正式设立志局,发凡起例,依序推进。赵怀玉“公函告之锡山相国”以取得他的支持,这一提议相当重要,可以说是纲领性的。当时,常州府虽然统辖八县,但除武进、阳湖两县与常州府同城而治,关系密切之外,其余六县各自为政,与常州府仅有行政事务上的联系,凡经济、教育、文化、社会诸方面,用现在的话说,无非是报告、统计之类才与府治有联系。尤其是其中的无锡县,虽然为常州府所辖,但其影响已渐呈与常州比肩之势。而无锡的态度又必然会影响到金匮、江阴等县。因此,唯有拿下“锡山相国”,大计方可功成。赵怀玉所说“锡山相国”,或是指当年已退休在乡的,在无锡有很高威望的嵇璜。嵇璜(1711—1794)字尚佐,字甫庭,晚号拙修,无锡城内学前街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通政司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礼部尚书、大学士等职。

但是,当时参与商量的洪亮吉等人,因为他们转年要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如果举进士就没有机会参与这届修志。尤其洪亮吉,两头难割舍。首先,虽然他学富五车,但是历经挫折,考运不佳。他从初应童子试到金榜题名,在博取功名的道路上,先后应考13次。乾隆二十六年(1761)三月,初次参加童子试未取。继后,他分别在20岁、21岁又两次应试,但仍然未取。直到23岁时的第四考,终于被录取为阳湖县学附生。在随后的乡试过程中,又分别在24岁、25岁、28岁三试未果,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第四次乡试中,才录取为第57名举人。在第三级会试的10年中,他4次进京参考,均铩羽而归,准备转年再作一搏。时不我待,洪亮吉思量,即日起至转年进京参考还有半年时间,凭自己以往经验,如果立即设志局开纂,自己分纂一个部类应该不成问题,岂非“鱼和熊掌兼得” 。于是,他竭力主张立即设志局部署开纂,之后再通知其他六县,共襄府志。

赵、洪意见相左,只待知府李廷敬决策。古代府县长官,如果能在自己任期内完成纂志大业,功德无量,名垂青史,所以都很看重。李廷敬也不例外,很想在自己任期内玉成府志。他知道纂志非一年半载功夫,而自己三年任满必迁他职,况且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所以也想尽早动手。同时,他又考虑到洪亮吉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已撰《三国疆域志》;四十五年修纂《澄城县志》;五十年修纂《固始县志》;五十一年修纂《登封县志》、修改《怀庆府志》;五十二年撰《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可谓硕果累累,在方志界声名远播,经验必定丰富。于是,李廷敬迎合了洪亮吉“鱼和熊掌兼得”的主张,贸然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九月,匆匆忙忙在常州设立志局,并立即进入纂修府志的实际工作阶段。

李廷敬热情有余,或对纂志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且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实际问题。常州府原辖县,自雍正四年(1726)析为八县以后,还未曾合力纂修过府志,他是开了纂修八邑府志的先河。但是,八个县有八个县的具体情况,八个县的士绅必定各有不同想法。要整合八个县的资源并非易事,尤其经费摊派筹集、人员选拔配备等事宜甚为繁琐复杂,如果不统一认识,必定会给纂修工作带来阻力,欲速则不达。

果然,由于前期的发动工作不到位,准备工作不充分,最关键的是没有和武进、阳湖之外的其他六个县通气,一系列问题便由此产生。首先,其他六县的官员、士绅、文士,因在志局设立并开纂之后才得到通知,未能参加府志纂修前的筹备会议,感觉到自己备受轻视,不过附庸,心生怨气而情绪低落,对纂修府志持消极态度。这一过程,赵怀玉在他的《亦有生斋集》中这样写道:“递呈之初,鄙意原欲公函告之锡山相国,及各邑之有位望者,然后举行。而稚存(洪亮吉)辈又迫不及待,直至开局后始行通知。故六邑之人多不踊跃。” (见赵怀玉《亦有生斋集》卷一〇《与志馆总纂卢学士书》)当时谁也没有料到,正是由于李廷敬在设局时间上把控的失误;总裁卢文弨又未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拿出主见,后来竟然成为《常州府志》中途夭折的主因。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冯鹤鸣
  • 陈平
  • 方块糖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西江月
  • 月满西楼
  • 丽影
发送

7条评论

  • 西江月
    2022-01-17 10:24:52 0回复
    0
  • 月满西楼
    2022-01-17 10:24:36 0回复
    0
  • 张秋生
    2022-01-16 21:38:01 0回复
    0
  • 泉水涓涓
    2022-01-16 21:37:44 0回复
    0
  • 方块糖
    2022-01-16 21:37:23 0回复
    0
  • 冯鹤鸣
    2022-01-16 21:36:54 0回复
    0
  • 统一很重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一还是。
    2022-01-16 15:51:51 0回复
    0
  • 20126
    积分
  • 3557
    博文
  • 5374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