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重大突破!

何伯良 最后编辑于 2021-09-24 15:16:45
2956 7 7

重大突破!

新华社记者 新华视点 今天

640.webp (2).jpg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看似科幻的一幕,真实地发生在实验室里。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北京时间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640.webp (5).jpg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自然界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人工合成淀粉是科技领域一个重大课题。此前,多国科学家积极探索,但一直未取得实质性重要突破。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核磁共振等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实验室初步测试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在充足能量供给的条件下,按照目前技术参数,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
 
马延和介绍,此次研究设计、组装出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合成代谢途径,并使其工作效率大幅高于自然生物过程,跨越了自然途径数亿年的进化。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对于此次成果,德国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兹、美国工程院院士延斯⋅尼尔森等国际知名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重大突破将该领域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中科院副院长周琪说,成果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后续需尽快实现从“0到1”概念突破到“1到10”的转换。

据了解,经科技部批准,天津工业生物所正在牵头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团队的下一步目标,一方面是继续攻克淀粉合成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调控等底层科学难题,另一方面要推动成果走向产业应用,未来让人工合成淀粉的经济可行性接近农业种植。

 

记者:董瑞丰、王井怀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人参果
  • 张秋生
  • 蒋锷初
  • 六塘一柳
  • 何伯良
  • 西江月
发送

7条评论

  • 谢谢六塘一柳老师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1-09-25 16:16:19 0回复
    1
  • 谢谢张秋生老师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1-09-25 16:15:42 0回复
    1
  • 谢谢人参果老师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1-09-25 16:15:08 0回复
    1
  • 谢谢蒋老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1-09-25 16:14:19 0回复
    1
  • 谢谢泉老关注支持!顺致秋日幸福安康!
    2021-09-25 16:13:41 0回复
    1
  • 重大成果!
    2021-09-25 09:55:11 0回复
    1
  • 梦想成真。
    2021-09-24 15:54:43 0回复
    1
  • 71989
    积分
  • 6392
    博文
  • 18512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生于常州,现退休,信仰坚定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